第748章 D轮告捷!新的记录!
会议室呢,众人已经将各个资方的估值报价都汇报了一遍。
几家给的估值大部分都徘徊在1000亿附近。
相比起高盛来说,估值上找不出第二家让江皓满意的。
也就贝莱德集团给的估值最高,1100亿米元,要5%的股份。
不愧是以上市公司投资为主的世界最大资管集团。
对于b轮时海鲸还处于低估值的融资望而却步,但对如今d轮海鲸估值已经达到极高高度时,却愿意买单。
贝莱德资管的风格与专门的风投资本果然不同。
考虑最多的不是资金问题,而是风险问题。
只要风险足够低,收益足够有把握,钱不是问题!
“这样吧,辛苦大家再帮我沟通一轮,以1100亿为底价,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以贝莱德资管的一轮报价为底价。
江皓心里已经有底,尽量向着高盛1300亿米元的估值靠拢。
假如实在无法接受,那他最后就接纳贝莱德和高盛,剩下的几家全都放弃。
作为d轮的融资,股份出让上10-20%的比例都可以。
一切以上市需求为准,就算贝莱德最后都没谈拢,江皓就预备和高盛一家谈妥。
反正融资的资金量已经足够,上市的事这几家本身就是股东也不会不出力,再有高盛的带头,以及苏汉德明显在港股的熟悉程度。
只要这轮融资结束,上市的确是近在咫尺,海鲸科技可以说是未来可期!
会议室内,几位股东鱼贯而出。
对于江皓的要求,他们是尽全力支持。
本身利益就一致,海鲸的估值越高,他们前几轮投资的股份价值就越高。
谁也不会嫌自己钱多,这也是江皓信任这几位股东的原因。
一直到晚上8点多,第二轮会谈才正式结束。
会谈的各方报价在汇总到江皓手中后,由江皓明天最终确认融资方案。
最终,第二天上午十点,只剩了红杉,贝莱德,高盛三家收到邀请。
“张总,对不住了!”
“咱们也是老朋友了,你也是股东。”
“估值的事我就明说了,三家里红杉开价最低,但依旧肯给到1150亿米元。”
前往会议室前,江皓是再度语重心长的跟高瓴的张总解释了一遍。
没错,高瓴资本张总这轮也有想追投的意思。
可惜报价上给不上去,最高只能给到950亿米元的估值。
再高的话,对高瓴来说资金链压力太大。
主做风投的资本方,到了d轮继续追投还是很吃力的。
1000多亿米元的d轮,哪怕是3%的跟投,也是30亿米元,折合人民币200多亿现金。
足够张总在国内投几百个a,b轮的企业项目。
哪怕高瓴资本管理的资金量超过700亿米元,但大都已经投入进企业与项目。
现金上一次性支出这么庞大的数额也吃不消。
跟红杉以及贝莱德资管还是有差距,更别提这次算是孤注一掷入场的高盛。
“唉~!江总,我明白。”
“就是有点不甘心,想做最后一次尝试,既然报价比不过别人,我也希望海鲸有更好的发展。”
各方的报价在融资结束之前不会公布,甚至要是哪一方有要求,可以完全保密融资的具体协议。
所以张总是并不知晓其他几方的报价,如今见江皓给出底价答案,也是甘愿认输。
会议室内,是最终三家对于融资金额,份额的约定,包括具体合同细节,以及资金交付的流程确定。
到底是笔巨额现金,江皓也不指望各方能当月把资金给齐。
但第一笔起码给到40%比例的现金,第二笔需要在三个月内给付,这是江皓能让步的极限。
关于细节的约定,最终是到下午3点多才最终得到几方的确认。
最终由各位代表签署协议。
海鲸的d轮融资比江皓预想中速度要快。
仅仅两天的时间便落下帷幕。
这一轮融资后,海鲸的估值来到了恐怖的1300亿米元,仅次于阿里第二次上市前的1500多亿估值。
但这是阿里不满于港股已经上市的较低市值,才以更高的估值前往米股二次上市。
本质上来说,海鲸已经创造了国内企业上市前的最大估值。
其中d轮融资中,海鲸一共出让了18%的股份。
高盛集团作为领投方,出资130亿米元,获得10%的股权。
贝莱德资管出资60亿米元,占股5%,红杉资本出资345亿米元,占股3%。
这一轮融资后,江皓以公司员工所持有股份比例稀释到4198%,其中个人占股3132%,代持股高管员工期权池1066%。
高盛成为新的最大股东,占股10%。
阿里的股权稀释后位居第三,占股984%。
贝莱德资管占股828%,红杉资本726%紧随其后。
百度和腾讯稀释后各占股32%,高瓴资本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