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450章 年後工作

第450章 年後工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荒坡不少,但同时农业也搞得不错。

河谷地区的蔬菜制种和种植丶河谷坡面的果树。

尤其是阳光玫瑰火了之后,这里就成了最适宜种植区之一,五亩阳光玫瑰换大奔的案例在这里多次出现。

所以,能源林不太好拿好地块。

但这里也不缺荒山荒坡。

「还有一个,也是水的问题,乾热河谷只能靠提灌站提水,如果铺开到偏僻地区,电要如何解决?」

郭阳盯着地图,对嘉禾生化扩张能源林,他是赞同的。

但别看金沙江近在咫尺,坡面上该乾旱还是乾旱,明明有水,但看着树干涸而死也并不奇怪。

方晓章迟疑了,他也想起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尤其是后续剩下的地块,难度会越来越高,但他对现场种植也并不熟。

郭阳也清楚方晓章的能力。

如果是唐卫华在这,还能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但方晓章没有一线经历,可能注意不到这些细节。

郭阳沉吟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光伏提水或许是个不错的出路。」

方晓章顿时眼前一亮。

「妙啊!」

乾热河谷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利用光伏发电取水,的确能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

方晓章说:「这两年,欧美经济不景气,以出口为主要市场的光伏产业也遭受重创,成本上不成问题。」

郭阳笑道:「以后兴许还能降到白菜价。」

「白菜价也太过于夸张了。」

「哈哈,万一呢。」

乾热河谷光伏提水在未来是比较成熟的方案。

郭阳也是看元谋卫星地图上,其密集的大棚看起来就像是光伏板,才让他回想起了光伏提水。

这玩意未来会越来越便宜,对西南能源林的发展倒是一桩好事。

郭阳和方晓章聊了许久。

定下了嘉禾生化今年的工作方针:扩张和推广。

简单说就是自有基地的扩张,以及对外的服务推广。

方晓章等人倾向于先完成优势地区的扩张和推广,也即乾热河谷地区,而不是高寒的青藏地区。

郭阳同意了。

但川藏地区也不能拖,无论是苗圃丶示范基地,还是工厂,皆是如此。

他前世多次跑了很多次318,很清楚当地的条件,种文冠果二代绝对可行。

不过,川藏地区的农民主要收入都来源于野生虫草和松茸,对种树不感兴趣。

比如说苹果,早在1910年,来自美利坚的传教士就把苹果的种子种在了川藏高原上。

并由此衍生出了70多种不多类型的品种。

至今,在巴塘都还生长着近百岁的苹果树。

这里,也是苹果的优生区,被称为高原小江南。

然而,作为最早引进苹果的地区之一,川藏高原的苹果产业始终没有起色。

农民没有积极性是关键。

在发展初期,几乎是把所有物资都送到农民的家门口,并且承诺果子包销,才能勉强推动面积增长。

这里的老百姓更喜欢相对粗放不需要精细化管理的作物。

像苹果这种又要拉枝,又要刻芽的矮化密植模式在川藏很难推广。

即使政府出资,交给村合作社经营,但技术和管理又都跟不上,最后又只能转包给外来的公司。

这种在川藏地区普遍存在。

想要产业破局,必须藉助外来的力量丶资金丶技术丶理念,才能将川藏这份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

到郭阳穿越前那年,在雅江-理塘-巴塘318国道的两旁,就时不时能看到大片大片正在平整的土地。

这就是外来的投资,种苹果,结合三产旅游,搞露营。

苹果是如此,文冠果也会是如此。

不论是推动当地发展,还是吸引外地资本前去投资,都需要有一个当地的带头示范案例。

哪里有金矿,那里就一定会有淘金者去。

所以,对于在川藏等地区发展文冠果能源林,郭阳也对方晓章强调,务必重视。

示范案例必须打造出来。

同时,他也想到了瑞阳,川西高原实验站的谢红江曾引进了这个品种,也不知现在如何。

要不也在川藏打造一个苹果示范案例,就在318边上?

琢磨了一阵,他觉得可以试试。

但这事吧,最好找个『农创者』,让五亩换大奔跟进,到时候很可能效果爆炸。

说干就干。

郭阳让祁子文找来了向天山。

才过完春节,除了京城分部,其它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也基本都来了酒泉,向天山也在。

听了郭阳的想法,向天山也欣然同意。

「一年多时间,已经出了60多期,平均一周多出一期,后面很可能资源紧张,现在培育的越多越好。」

「才60多期就没内容可拍了?」郭阳歪了歪嘴,明显不信。

「唉,前期调起太高了,名字调也取高了。」

向天山语气里带着郁闷,「现在网友都吐槽,五亩换大奔是个噱头,至今就没有过五亩换大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