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笔杆子的作用
到李皓这里,张老师确实是在办公室里待着,李皓轻敲了几下门,就得到了回应。
带着王双推门而入,最吸引她注意力的,便是位于里侧的那个上下床了。
校长都要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这条件也确实一目了然。
而张老师一看到王双,也认出了她:“这不是王记者吗?你怎么会和李皓一起来?”
王双笑道:“我和李皓是在北京认识的,知道了华坪女高的情况,特意来祝贺您梦想成真,并想做进一步的后续报道。”
“要不是当初你的那篇文章,我也不一定能把女高给办起来,说起来这里面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我也没有成功。”
这话说的意兴阑珊,看来这次老师离开的事件,确实对张老师的打击很大。
李皓闻言劝解道:“现在刚刚第一个学期,谈成功确实是有些早了,但既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那么也只能拼尽全力的走下去,否则这帮孩子又该怎么办。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张老师,你是老师和孩子们的主心骨,不能再这样萎靡下去了,必须得振奋起来。
而且这次我跟王记者过来,就是来帮女高解决钱的问题,给你解决后顾之忧。”
一听到有钱,张老师确实是振作了不少,现阶段女高的绝大部分问题就是出在钱上,有了钱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看到张老师这样,李皓便开始说起了自己的打算来。
李皓详述了如何让这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确保那篇深度报道能直达省领导案头,从而争取到一笔可观的资金支持。
更重要的是,一旦省里对此给予重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资金上的援助,更有政策层面的引导与扶持。
只要能熬过前两年,李皓基本就可以把手里的产业盘活,到时再有任何困难,也就不需要这么头疼了。
对于王双的采访请求,张老师没有丝毫犹豫,满口答应,并承诺将全力配合。
至于具体的采访安排,王双作为专业人士自然驾轻就熟,李皓则在一旁默默聆听,适时引导,确保报道的主旋律积极向上。
毕竟文章是给领导专门定制的,在讲明女高困难的同时,也要重点强调老师们积极精神,不能为了诉苦而诉苦,那是在打领导的脸。
采访张老师之后,王双提出还想深入了解学生和其他老师的故事,不料上课铃声恰好响起。
干脆,张老师就亲自带着王双先参观学校,让她亲身体验这里的氛围,以便更生动地描绘出女高的真实面貌。
女高地方不大,顺带的就把南中也逛悠了一圈,才回的办公室。
下课铃一响,张老师又领着王双下楼,继续她的采访之旅。
孩子们得知是来自北京的大记者要采访自己,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若非张老师在场维持秩序,恐怕早已闹翻了天。
在她们忙着采访的功夫,李皓也抽空找去了老师办公室,进了门李皓就先给在场的老师打起了招呼:“笑笑、庭云,胡老师、严老师。”
可谁知道,其他人对李皓都是笑脸相迎,就是丁笑笑理都不理。
当然,具体是因为什么,李皓都不用动脑子,也能想的出来。
只是为了能逗一逗她,才故意装作不懂的调侃道:“怎么了,有谁还敢让你不开心?告诉我,我去找他算账。”
那丁笑笑能说名字嘛,只能是冷哼一声,纯当是没听到。
李皓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随即把矛头转向了一旁的姚小山,毕竟在场众人中,也只有他能成为“调侃”的对象。
姚小山当然是要分辨的,可他这笨嘴拙舌的,哪里能是李皓的对手。
还是得让魏庭云来帮他解围:“对了,听说你带的是记者过来,是想通过报道,来给华女高提供帮助吗?”
李皓点头确认:“是有这个想法,我带的这个记者,正好就是当初党代会后,帮张老师写那篇文章的记者。
她听说女高这里遇到了问题,就答应过来帮忙了。”
丁笑笑此时忍不住小声嘀咕道:“那还真是人美心善啊?”
可架不住李皓耳朵灵敏,这也是一字不漏得听清楚了,不由得会心一笑。
完成对学生的采访后,王双随张老师一同返回办公室,准备继续采访教师。
只不过铃声一响,很多老师就去上课了,只剩下了胡娟和丁笑笑还在办公室里。
顺利完成对这两位的采访后,整个采访活动也暂时告一段落。
此时,张老师热情提议:“王记者难得来华坪一次,我请客,带你去尝尝我们这里的特色滑肉,味道绝对一流!”
王双闻言,笑容满面:“是吗?刚才在校门口,李皓还跟我强烈推荐这个呢,说是西南地区的特色美食,让我一定要尝尝。”
“这点李皓是真没有说错,那咱们现在就过去吧,胡老师、丁老师,你们也一起吧。”张老师热情邀请。
胡娟本欲答应,却被丁笑笑抢先一步婉拒。
见张老师并未再劝,胡娟也只好跟着拒绝。
市场里面的滑肉馆,环境自然谈不上多好,不过味道倒还算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