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大军过河,兵指敌都
作为一个合格的穿越者,两世经验让安江顺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第二天上午起床后,安江顺就找来了安彩萱和一些工匠头儿,对众人讲述自己的办法。
“本王的方法很简单,基座用大石头这个你们已经做到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的将所有桥墩完成对吧?”
匠造乔伟起身对安江顺说到:“没错。”
“来,你们看,这是本王画的草图。”安江顺将一张草图让姜阳朔挂在旁边的展示板上:“就像人一样,里面是骨头,外面是肉,最外面是皮,所以我的方法就是用这些金属杆作为骨头,然后碎石搅拌水泥作为肉,再将表面抹平当做皮肤如何?”
安江顺说的办法其实就是他前世的现代建筑经常会用到的混凝土浇灌技术,只不过现在条件有限,唐军没有像现代社会那样好的钢筋,只能用站上缴获的敌军兵器甲胄融化后打造的铁筋,不过也够用了,至于现代社会的高标号水泥现在自然也没有,不过这倒是不影响,唐军用的简化版本水泥也够用了,就是一座小桥而已。
“可是我们如何保证搅拌后的水泥和碎石不漏出来呢?”
“这简单啊,在四周订好木板就可以了。”安江顺笑着说到:“这样的施工办法速度很快,而且也可以分段施工,但是一定要保证作为主支撑柱的筋骨一定要足够粗,足够坚韧!”
安江顺详细的介绍了一番混凝土浇灌所需要注意的地方,他前世也没有学过这些,只是看过一些工地施工,知道个大概,不过对于现在的
修桥墩来说是足够了。
哪怕是没有水泥,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前期的外部固定,然后在里面用一条条石条垒出桥墩,方法很多,安江顺这个方法也只能说是抛砖引玉,他相信军中这些专业的石匠、木匠、铁匠等工匠一定能拿出一个更完善的施工方案,也就是因为随军的没有专业的建桥师,不然哪里还需要安江顺这个当王爷的来关心修桥这种小事情。
解决了修桥的问题,工匠都离开了,安江顺简单几句话让他们受益匪浅,以前就听说王爷在工程建设这方面有不低的建树,听了今天这番话,乔伟这个临时的南伽桥匠造算是服气了,至少来说比他这个半路出家,硬撑着上场的石匠好靠谱多了。
回去经过一些验证,乔伟下令让铁匠打造一批粗两寸长两丈的铁筋作为修建桥墩的筋骨,由于大军出征水泥这种物资带的很少,经过乔伟这个石匠的一番试验,最后还是决定底部使用铁栅栏然后用一根根打磨好的条石作为地基,南伽桥现在是枯水期平均深度一丈左右,乔伟也懒得搞什么截断河流的事情了,就用一根根条石用大铁笼子固定了作为根基,当然了,最下面的一层额外固定四个笼子的条石作为固定锚。
如此一来,只要不偷工减料,加上用心维护,这桥用上二三十年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当然是今后修建更好更完善的石桥了,如果安江顺有足够的时间,他倒是也会选择截断河水然后修建更为牢固的永久性桥墩,不过很不幸的是他
现在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安江顺要的是一座能以最快速度投入使用的大桥,目前大军过河这桥确实用不上了,但是后面唐军控制了整个波罗王国,然后进军恒河三角洲耽莫里底城,在这里修建大型港口,开辟一条通往国内广州港的航线,国内援军和各种物资人员来到后,这座桥就要用上了,安江顺几天前已经收到了国内的新消息,岭南各地招募的五万新兵过完年就会分批出发,最先一批已经完成初步训练的士卒年后一月上旬就会出发,其余士卒将在半年内运抵,以目前的海洋远运能力半年内运来五万人已经很不错了,安江顺也不敢有太多奢求了,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朝廷也只能征召雇佣到这么多的运输船,再多南方各州财政也负担不了。
不过若是大力推行民间出海扩张种地,运输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安江顺避朝这些年不时就会出去忙碌生意,南方民间很多百姓和商人在安江顺以及安氏商行的带动刺激下那是海运海洋贸易发展迅速,民间运输能力很强,只要安江顺麾下大军控制整个恒河平原建立起初步的统治后,安江顺就可以以安氏商行牵头带动南方百姓移民,虽然大唐已经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推广了,但毕竟南方多丘陵山地,很多地方不太适合耕种,随着红薯等作物的普及,一些百姓觉得能多生几个了就拼命生,但却没有考虑到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土地问题,为此,安江顺攻略天竺未尝不是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就是为了让国内的土
地问题有一个宣泄的方向,安江顺纵观前世历史,历朝历代最后出现大问题多半都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于超过七八成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而且这里说的没有自己的土地还包括很大一批中农和富农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大唐府兵制的基础也是建立在这些中农和富农身上的,不然一般平民怎么可能负担起当兵的那么多开销。
如今安江顺开发天竺半岛尤其是恒河平原为的就是给国内土地问题一个宣泄点,天竺的平原比起大唐东北地区,安江顺的封地所在,粮食产量会更多,毕竟现在的恒河平原以及其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