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孟达之死(10)
诸葛亮受诏回到丞相府,开始排兵布阵。
他这次带的将领,几乎是南征时的全班人马。
只有庲降都督李恢、牂牁太守马忠、牂牁郡丞张翼,因职责所在,没有参加。
还有张嶷、关索,因为伤病没有痊愈没有参加。
这次北伐,诸葛亮和马谡都知道,不可能成功。
关中城池众多,魏军分散防守,蜀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攻城略地、斩将立功是不难的。
有肉大家吃,有功一起立。
这次参加北伐的将领,不能再局限于李严和诸葛亮阵营的,方方面面的人才,大小势力,都派人参加了。
诸葛亮把军队分为前督、后军、中军三部,共计十万大军。
前督部大将,诸葛亮本来想起用赵云的。
但想着赵云是五虎大将硕果仅存的一员,不知他自己是什么想法,觉得请将不如激将,就先任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统领前督部,给他配的副将是巴西太守阎宇、安乐亭侯吴班。
因为汉中郡是北伐的前缘阵地,有诸葛亮亲自调度,军事上不用担心,但政务还是需要有人负责。
诸葛亮让吕义接替魏延担任汉中太守,主要负责政务和维护地方治安。
后军领兵使,这个这位置也比较重要。
他考虑起用李恢、马忠,甚至考虑过李严。
但转念一想,南中初定,李恢、马忠离不开,而李严不担负责接应孟达从房陵郡退却,还要提防孙权突然反水。
最后,诸葛亮任命都亭侯、关中都督吴懿为后军大将,副将玄都侯高翔,副将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副将——飞卫将军廖化。
诸葛亮自领中军。
任命扬武将军邓芝,为中监军;
安远将军、越巂太守马谡,为中参军;
绥军将军杨仪,领长史;
樊岐,为行军从事;
樊建,任典军书记;
董厥,任丞相令史——
帐前护卫: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随中军统兵将领,还有阳群、马玉、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人,一共统领十万大军。
以上一应官员,都随着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前往汉中。
魏延已经在汉中,统领三万精锐,只等诸葛亮到达,就接管前督部。
在越巂练兵的马谡、王平、陈式、张休、李盛、爨习、孟琰,统领约一万五千人,等开春后再开拔到汉中。
诸葛亮所有大军加起来,不足十五万,诈称三十万。
诸葛亮安排已定,召集诸将,宣布任命。
所有将军全部安排完毕,却没有永昌亭侯、镇东将军赵云的职务。
虽然赵云年过六十,因为坚持练武,体力并没有明显衰退,这次他前来领命,却不见安排,就站起来对诸葛亮说道:
“我刚过六十岁,较之廉颇、马援,尚要年轻不少。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丞相何故不用我?”
诸葛亮非常伤感的回答道曰:
“我自平南回成都,马孟起病故,我非常可惜,如断一臂!今将军年纪虽然比不得廉颇、马援,但是我蜀汉的定海神针,倘在战场上稍有参差,不担动摇将军一世英名,也减却我蜀汉大军锐气。”
诸葛亮惯用激将之法,这次却不完全是,赵云却不管这么多。
他的二个儿子赵统、赵广,武功虽说不差,但都难以继承他的衣钵,想要战场上博取爵位,基本没有什么希望。
他想在有生之年,再获得军功,给他们争取荫官。
他高声对诸葛亮说道:
“我自跟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请丞相下令,我愿为前锋!”
诸葛亮这次虽然也想激将,但也不想赵云有所膳食,再三苦劝。
赵云发狠道:
“如果丞相不用我,宁愿撞死在这阶下!”
诸葛亮无法孔明曰:“将军既要为先锋,须得有一名副将相助。”
刚说完,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站起来说道:
“我愿助老将军先引一军前去破敌。”
让邓芝相助赵云统军,是诸葛亮早就定好的方略。
于是,诸葛亮拨精兵五千,交由随赵云、邓芝率领。
诸葛亮刚要开拔,侍卫报孟获有机密信件送到。
诸葛亮把信使唤入帐中,其人呈上密信。
诸葛亮拆开信件,看到孟达在书信里,并没有宣布叛魏归汉,也没有收缩兵力加强城防,而是想着怎么设计擒杀宿敌申仪。
他在信中告诉诸葛亮:
“我认为司马懿进攻之事,不用担心受怕:我刚收到司马懿的书信,让我宽心,魏主不会怀疑我。等他得到郭模的密报,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得到我举事的消息,必须先表奏魏主。往复一月间,到时我早已擒杀申仪,肃清周围的敌军,城池也已经加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来了,我也不害怕,就怕他不来,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