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 > 第35章 好巧不巧

第35章 好巧不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去河南坐火车依然是前门的火车站,走的是京张线——京城到张家口。

火车刚刚开出京城,迎面就是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无边无际,从眼前一直到远方,此时正值傍晚,夕阳的照耀下,反射着金光闪闪,让人看着就舒心。

打开火车的窗户,混杂着田土的芬芳,麦田的甜香,一股脑儿的充斥在车厢里,让所有人都陶醉不已。

“真是好一派丰收景象啊!”

临近夏收,田地里农民同志们除了扎草人,还做出各种各样的网兜,不断的扑杀着田地里偷吃的麻雀。

58年号召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

一路过去,皆是如此,火车上的所有人都热烈的讨论的大奋斗,无一例外。

看着王德明脖子上挂着的照相机,很多人都以为他是记者。

记者这年头可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宣传国家政策、记录时代变迁、发表群众活动......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能上新闻了呢?

边上的一位头轧白毛巾,穿着像是一位农民的中年同志的看着他胸前的相机,羡慕的说道:“同志,您是记者吧?”

王德明没买到卧铺,软、硬铺都没买到,其实是根本买不到......他还不是副主任医师呢,级别不够......

唉,苏联的这些制度到后世好像也依然存在。

不过自从有了介绍信的制度后,火车上的旅客也不多,硬座车厢里天南地北的口音聊天更有意思,偶尔插那么几句,也是个乐。

王德明是个多么敞亮的人,直接把莱卡M2单反相机从脖子上摘下来递过去,也没说自己是不是记者,笑道:“这是国外新出的一款照相机,加大了镜头的广角和长焦,所以叫单反......您随便看,我帮您把镜头保护罩拿下来。”

“不不不,同志,这太精贵了!弄坏了可咋办?”

“哈哈,同志,照相机就是让人用的嘛,只要不摔到地上就没事......”看着周边的其他人也是目录羡艳,王德明大声说道:“等下同志们可以轮流来这边试试哈,但是要注意秩序。”

话音还未落,恨不得整个车厢的人都挤过来了,包括列车员和乘警。

一边挤还一边维持秩序:“同志们,自觉点排队哈!可千万不要把相机弄掉地上了!可别让记者同志回去挨批评!”

这年头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但凡有一点动静都能吸引一大批人,更何况照相在这个年头可是一件时髦的事儿,不过除了记者何照相馆里的师傅,其他人也没玩过照相机,有这样的机会当然是趋之若鹜。

也不要说这是咱中国人喜欢围观,你看前世这种情况是不是少了?因为咱们可以从视频里看呐,哈哈!

短暂的混乱后,终于形成了不是秩序的秩序,王德明的这边上上下下都挤满了脑袋,看着王德明先把相机挂在农民同志的脖子上,然后拧开镜头,把相机放在农民同志眼睛前方,指挥他往外面看。

“对,这玩意只能用一个眼睛看,看到模糊的景象了么?别急......轻轻地,慢慢地拧动这个凸出类似大鼻子的东西,好,现在看清楚了么?”

“哎妈呀!可真好啊!看的真亮亮的!”中年农民同志眉飞色舞。

“好,照相机的左上角有个小扳手,你稍微轻轻扳动下就照相了......诶,同志,您手指别捏这么紧呐,我都掰不开。”

“哈哈.......”围观的旅客们哈哈大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农民同志被笑的满脸通红,然后在王德明的帮助下,僵硬的手指头终于碰到了照相的按钮,轻轻的扳动了一下,“咔嚓!”

“诶,诶,同志,我不是故意的哈!这......这是不是浪费胶卷了?我给您钱!我给您补上!”

农民同志听到声音后立马慌乱起来,赶紧给王德明道歉,不断的鞠躬弯腰。

“唉,唉,您别慌,这里面还没装胶卷呢!没事!没事!”王德明赶紧给农民同志扶起来,安慰他:“就算有胶卷也没事,我们有一定的损耗指标的,一张两张的不碍事。”

即使是这样,农民同志也不继续摆弄照相机,还给王德明。

周围所有的目光都灼灼的盯着王德明,他哈哈一笑,“下一个谁来?”

“我,我!”

围观的人群热烈响应,纷纷举手。

“好,咱们让年纪小的先来,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嘛......来告诉叔叔,你今年多大了?都学过什么诗词没有?给叔叔背一首好不好?别害羞嘛!你看,照相机在等着你呢.....”

“好孩子,加油!”围观旅客大声鼓励着。

大约10岁左右的小男孩,终于战胜自己,红着脸大声背诵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呃......”等小男孩背诵好,王德明真想问一句:孩子,你的名字叫艾伦么?,我可不是蒋介石啊!

依旧是将相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