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民国的电压居然和现代一样
“吴先桑,侬出门啊!”隔壁邻居的张太太主动给新邻居打招呼。
“是啊,李太太,张太太也出门买菜吗?”新邻居也热情的跟张太太打招呼。
在新邻居走后,张太太跟一旁的李太太八卦道:
“这个新搬来的吴先生,挺客气的,文质彬彬的,戴个金丝眼镜,见谁都主动打招呼,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听隔壁阿婆说,吴先生是个作家呢!基本天天都在房间里写作,偶尔才会出来,不过人挺好的,经常给阿拉的孩子买糖果吃。”
此人正是化名,又化妆的马良。
特工不像是电影里演的那样,整日面无表情,深居简出,不跟人打交道,神神秘秘的。
这种人出现在身边,别说是专业的反谍特工了,就是社区民警,甚至是朝阳大妈都能看出来这人不是啥好人。
真正的特工,必须要有正当的职业,经得起查的那种。
还必须在街坊四邻刷脸,起码要让邻居知道有这么个人。
在面临正常的检查时起码邻居能做个证,不会被当做突然出现的陌生人被带走调查。
为此到沪上的这半个月,马良化妆后,正儿八经的到警察所完成了户籍登记。
亲自写了好几篇后世烂大街的《意林》《文摘》之类的公知歪屁股文章。
别说,这种歪屁股文章,什么时代都有受众,无论是编辑还是读者都非常认可马良的文章。
不过短短半个月,马良的光是稿费就高达200元,甚至报社开出了千字8元的高价。
要知道民国时期如鲁迅、郁达夫、田汉、巴金、茅盾等,名家的稿酬,也不过千字6-10元的稿费。
就知道马良的这些夹杂着一些此时民众不了解的外国风土人情的歪屁股的文章有多受欢迎。
在外面吃过早饭之后,马良又回到自己的三层小楼,关上门,设置好红外警戒器后马良来到了三楼。
在观察了下环境后,马良熟练的从空间中拿出一张两平米左右的野战太阳能充电毯子,放在外间的瓦片上。
这是马良在空间里在野战静音电摩托的配套装备箱子中找到的,想来是设计给野战环境下给电摩托充电的。
野战静音电摩托,静音,轻便,确实是对强调隐蔽的特种部队或者是狙击手进入战场而言的最佳装备。
但是万事万物都有其缺点,这种野战电摩托也不例外。
新能源发展至今,基本上已经算是很成熟的技术了。
可至今没有一个国家的军车和坦克装甲车用的是充电,无一例外都是各种高油耗的油车。
毕竟打仗的时候,电厂不是第一攻击目标起码也能排在第二,油车加油就能跑,电车上哪里去充电。
所以装备中出现这种便携式野战充电板也不足为奇,只不过以这个不到两平方的太阳能板给野战电摩托充电还是有些鸡肋。
这玩意在正常电压下,起码都要充四到六个小时才能充满电,跑150-200公里距离左右。
靠这么点功率的太阳能充电板,三个大晴天能不能充满,马良都表示怀疑。
要是遇到阴雨天,能给手机充电都算是不错了。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十几辆野战静音摩托,马良只找到三套太阳能充电装备。
不过这玩意用来给电摩托充电有些鸡肋,但是用来给电台和军用计算机供电就非常合适。
马良熟练的将一个迷彩色涂装,狼羊棒似的天线放进窗台上的花丛里,连接好现代数字军用电台和军用计算机。
之所以这么麻烦,不直接房间里的民用电线。
要知道民国的电压和后世的电压是完全相同的,也是220V,50赫兹的交流电。
听起来有些魔幻,就连马良在了解了此时的供电标准后都有些不可置信,但是这确实是真的。
早期天朝的发电设备全部来自于国外,由于引进的国家五花八门,所以电压和频率也大多数不一致,频率从25赫兹到100赫兹都有。
为了结束这乱象统一标准,1935年国府颁发的多个用电规则和用电条例中明确规定:电压为220伏,频率为50周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频率)。
由于220V供电方式有很多优点,它可以节省一半的电线成本,线路损耗少。
这对对于当时刚建国还很穷的天朝而言最经济,于是就沿用了民国的电压标准。
也就是说马良空间里的一切电子设备都可以用房间里的民用电,甚至不用像是现代在其他国家一样,用好几个转换插头才能正常使用。
不过作为一个专业特工,马良不能这样做。
当年作为思想教育的目地,教官给马良等新人看过很多谍战主旋律电影,其中最让马良印象深刻的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
本来李侠和他的电台躲过无数次敌人搜捕,最后却败在了分区断电上,惨遭杀害。
由于用于长距离传输信息的大型发报机功率很大,不可能像是普通的传输距离只有200公里的5W小电台一样,长时间用蓄电池供电,必须要接到民用电上使用。
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