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鹿鸣宴
乡试放榜的次日,晨曦微露,林玉城便早早起身,精心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他身着一袭枣红色的长衫,衣袂随风轻轻飘动,腰间束着一条墨色的丝带,愈发显得身姿挺拔、气质儒雅。
待一切收拾妥当,他便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向着鹿鸣宴的举办之地款步而去。
鹿鸣宴,这一古老而庄重的宴会,其渊源可追溯至唐代,彼时便已成为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历经宋、元,至明清时期依旧沿袭此传统。
当宴会开启,那悠扬的《鹿鸣》之曲必先奏响,乐声婉转,仿若穿越千年的时光,将人们带回那个古朴而充满诗意的年代。
紧接着,朗朗诵读《鹿鸣》之歌的声音便会在宴会大厅中回荡。
“呦呦鹿呜,食野之苹”,那清脆的诗句,瞬间让整个宴会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起来,也使得在座才俊们得以一展才华,或吟诗相和,或高谈阔论。
《鹿鸣》本是源自《诗经·小雅》的一首乐歌,共有三章。
其每章的头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皆以鹿鸣起兴。
因鹿子在原野之上发现了鲜美的食物,却不忘伙伴,发出“呦呦”的亲切叫声,呼唤同类一同前来进食。
这般善良且重情重义之举,在古人眼中乃是无上的美德,故而引得众人纷纷效仿。
上至天子宴饮群臣,下至地方官宴请同僚以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皆借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礼贤下士的胸怀,以达到收买人心之效。
当然关于鹿鸣宴之名的由来,亦有诸多说法。
一说是在明朝时,皇帝宴请科举学子,那宫廷御膳乃是以“鹿”为主脯。
鹿,自古以来便被尊崇为仙兽,其意象乃是难得之才。
而皇帝贵为天子,“鸣”字又有天赐之意,于是在这天子为主、才子为客的御膳宴会之上,便有了“鹿鸣宴”之名,此宴也象征着天子寻觅贤才、器重人才的深意。
另有一说,鹿与“禄”字谐音,古人常以鹿来寓意“禄”,新科中举,恰是踏入仕途、获取俸禄之始,亦是升官发财的开端。
然而,古代之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讲究自谦含蓄。
自是不愿将对财富的渴望轻易宣之于口,于是便取了“鹿鸣”这般富有诗意且文雅的名字,既蕴含了对学子们未来仕途的美好期许,又不失谦逊之态。
晨曦初照,府衙前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林玉城手持着那象征荣耀的大红请柬,身姿笔挺,步伐沉稳,在民众们满含钦慕与敬畏的目光里,仿若一颗璀璨星辰划过天际,昂首阔步地迈入衙门之中。
踏入府衙,入目之处皆被装点得焕然一新,从门口至宴会厅的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如同一串串熟透的红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灯穗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朱红的廊柱上缠绕着翠色的绫罗,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真可谓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喜庆之气,似在热烈地迎接这场汇聚英才的盛会。
宴会厅内,诸位举子早已云集于此,或成群低声交谈,或独自静坐默默沉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兴奋又略带紧张的气息。
几位同考官的身影一出现,便如同磁石吸引铁屑一般,瞬间被一众考生围得水泄不通。
考生们各个脸上堆满笑意,言辞恳切,都想趁着这难得的机会与考官套近乎,期望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仕途之路增添一抹亮色。
就在众人的喧闹声中,主考官迈着威严的步伐缓缓走来。
刹那间,整个宴会厅安静得落针可闻,众人纷纷整理衣冠,毕恭毕敬地向前拜见。
主考官目光威严地扫视全场,微微点头示意后,特地提高声音唤道:
“来林玉城、任兰枝,上前一步,让大家都看看这两位英年才俊。”
这两位在众多举子中脱颖而出的英年才俊,犹如鹤立鸡群般,吸引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众人皆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在众人的灼灼注视下,林玉城与任兰枝从容地走到主考官面前,行礼过后,身姿挺拔地站在那里,尽显青年才俊的儒雅风范与不凡气度。
待他们亮过相后,学子们才依照惯例,纷纷转身向举荐自己的同考官行礼问候。
一位同考官面带微笑,目光中满是赞赏地看向林玉城,朗声道:
“玉城啊,你的文章着实精妙绝伦。”
林玉城听闻,脸上泛起一抹谦逊的微笑,微微欠身说道:
“学生不过是机缘巧合,侥幸得之罢了。”
那声音温润如玉,不卑不亢,尽显谦逊之态。
而此时,站在另一位同考官身后的任兰枝,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番对话,心中不禁一动,下意识地转过头来,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与好奇,紧紧地盯着林玉城。
同考官似是察觉到了任兰枝的目光,连忙接着说道:
“不,你绝非侥幸。
你那文章,我反复品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