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穿越清朝:科举中状元 > 第117章 殿试(二)

第117章 殿试(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玉城于太和殿内,身姿笔挺,如苍松翠柏,傲然独立;面容俊美,似朗月繁星,熠熠生辉。

其正襟危坐,仪态端庄至极,每一寸举止皆透露出对这皇家殿宇、对圣上的恭敬敬畏之心。

康熙帝龙目扫视间,瞥见如此卓异之才,不禁龙颜大悦,慨然叹道:“此子真乃大清之洪福祥瑞啊!”

言罢,目光中满是赞赏与期许。

此时,一旁侍奉的太监赶忙趋步上前,毕恭毕敬地将林玉城的生平履历、历次考试的斐然佳绩一一详尽道来,末了,又把近日京城中流传的有关林玉城的种种传闻细细禀报给皇帝。

闻听此子竟是林如海之子,不由得微微一怔,脑海中瞬间回想起往昔亲点林如海为探花郎的情景。

那一幕幕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只可惜命运无常,林如海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而如今,其子林玉城竟也这般出类拔萃,实乃上苍眷顾大清。

暗自思忖,定要悉心栽培这等良才,使其成为可堪大用之栋梁,为后继之君留下一份雄厚坚实的辅佐力量。

林玉城于殿上略作思索,便沉稳地提起笔,在考卷之上奋笔疾书:

“应殿试举人臣林玉城,年方二十,乃江南姑苏人士。

承蒙圣恩,以贡生之身参与五十一年之乡试,幸中举人,继而凭借举人身份踏入五十二年会试考场,亦得以高中。

今忝列殿试之列,心怀敬畏,恭谨地将三代家世情形以及所学经书一一开列于后。

三代情形:祖上曾袭列侯之位,曾祖林明静,父林如海,皆为一时之俊。

所学经书:《易经》,穷经皓首,略有所悟。

臣林玉城敬答:

臣听说君王定下规矩,把各种福气带给百姓,得小心地琢磨上天的意思,跟上上天的品德,顺着天时做事。

在忙不完的政务里巧妙安排、好好盘算,从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上用心,抓住治理国家的关键来权衡利弊。

所以国家治理得越好,教化就越能普及,功劳越大,心里就越得小心。

就算在这太平盛世,君王也是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吃饭,一点都不敢放松。

正因为这样,上天也照顾,经常降下好运,而且君主还想搞清楚怎么用真心去感动神灵;

对官员的管理要鼓励督促,整顿纪律,还想清楚地显示出按职责考察政绩的严格;

盼着有本事的人来帮忙,尤其想要那些文采和品德都好的人一起把国家的文明教化搞好;

关心老百姓是最重要的,还想让好风气到处都是,来证明国家治理得好、教化有成效。

只有君王在上头能合适地和上天感应,才是对百姓有好处、顺应民心的做法,才是能享受福禄的兆头;

只有君王在上头谨慎地考核官员,官员们才能都遵守奉公守法的规矩,他们自己也会为了名声和功绩努力干活。

只有实实在在做事,在读书研究古人做法上下功夫,才能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办法;

只有改掉轻浮的毛病、实实在在做人做事,老百姓踏踏实实地干活,自然就能养成淳朴的风气。

以前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兴盛的时候,能把德行发扬光大,把教化推广到各地,都是靠这些办法。

《尚书》里说:‘只有上天看得清听得明,只有圣明的君主能时刻跟着上天学,只有臣子恭敬地听从,只有老百姓乖乖地被治理。’

这就是说君王照着上天的样子管理臣民,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

臣心里很敬畏地想到皇帝陛下,您天生就有治国的好本事,国家越来越强大,一天比一天好,处在这接连兴盛的太平时候,还一直想着怎么保持兴盛、保证太平。

您在各种政务上都很认真,在小事情上也用心打基础,本来就很好的功绩已经传遍天下。

您的仁德名声也到处都知道,老百姓生活安稳、东西也多,这么长时间的治理已经有了很好的教化成果。

但是陛下您不觉得自己了不起,还很热心地找人商量事情,又把我们这些臣子叫到朝廷里。

拿怎么帮上天做事、把国家治理好、去掉浮夸奢侈、引导大家养成淳朴风气这些重要的问题来考我们。

臣特别笨,哪有资格知道这些呢?

臣想到以前臣子伺候君主,都是先靠说话来表示忠心,把自己交出去,来得到信任。

张子说过:‘试着进言是伺候君主的第一步,不能骗人。’

现在刚开始回答您的问题、夸您的时候,臣恭敬地接着您的询问,哪敢不把那点浅薄的想法都倒出来,就盼着能对上您要求的一点点呢!

臣很恭敬地读了陛下您出的考题,里面说天人感应的事儿很微妙,不用瞎猜;

在心里头,真的能和上天一起分担吉凶、同甘共苦,只要真心到了,没有感动不了上天的,这道理肯定没错,这确实是好好对待上天、迎接福气的好办法。

臣听说好多元气聚在一起就成了天,元气带着道理在运行;顺着自己的本性就是道,道理跟着事情存在。

天人相互感应,就像敲鼓一样快,这个道理又深又广,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