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幽兰堂开业
消息传到贾府,整个荣国府人心惶惶。
一开始,贾母还对散播谣言的人加以斥责,恼怒地骂道:“简直是胡言乱语,危言耸听,什么大难临头,再有散播谣言者,打一顿撵出去。”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府中下人们的窃窃私语。
正所谓三人成虎,流言蜚语如野火般迅速蔓延。
贾宝玉听闻此事,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本就对世事无常有着深切的感悟,如今这突如其来的风波,更让他感到不安与迷茫。
他独自一人漫步在荣国府的回廊中,望着天边渐渐暗淡的晚霞,心中默念着《金刚经》中的句子,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王熙凤则显得更加冷静,她召集了府中的管事和仆人,严肃地说道:“大家要守规矩,不可轻信传言。若真有大事,府中自会妥善安排。现在各自回去,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要添乱。”
她的言辞虽然严厉,却也透出一丝无奈。
与此同时,贾政也在书房中皱眉沉思。
他深知,贾府的兴衰与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
此时,他决定派遣心腹前往京城外打探消息,以确保贾府能够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整个荣国府,从上到下,都笼罩在一种莫名的紧张氛围中。
尽管贾母和王熙凤尽力安抚人心,但那股无形的压力,依旧如同阴云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二天一大早,贾政派出去的心腹回来,见到贾政直接哭丧着脸说道:“老爷,昨天小的直接来到京城外,找到了那个隐士。”
“那个隐士怎么说!”家政着急地站起身来,催促道:“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隐士说,说荣国府里有的确有灾星,但现在不知道是谁,在八月十五那三天,会因为阴气过剩,殃及,殃及?”心腹胆怯地看了贾政一眼,不敢再说下去。
“殃及谁,整个荣国府吗?”贾政猩红着双眼,怒斥道:“该死的奴才,快说!”
“是,那隐士就是这么说的,说如果不避开八月十五这三天,整个贾府都会遭殃。”心腹不再隐瞒,大着胆子说了出来。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贾政听后,如遭雷击,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他双手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整个贾府惶惶不可终日,传言一日胜过一日。
家仆们私下议论纷纷,有的说那隐士其实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专为警示贾府而来;有的则认为是府中的某个仇家故意散布谣言,以图不轨。
然而,无论真相如何,贾府上下都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
薛姨首先沉不住气了,她拉着王夫人和宝玉的手,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姐姐,我们先回去了,等过了这阵子再来看您。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别被这些传言吓坏了,不行就一起回哥哥家住段时间。”
紧接着向贾母告辞,说在这儿住这么久,实在是打扰,千好万好也不如自己家住着踏实。
贾母微微点头,心中却是一片酸楚。
她深知,这不仅仅是薛姨妈一家的担忧,更是整个贾府的危机。
她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一轮明月高悬,似乎在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贾母轻叹一声,心中默念:“但愿这只是虚惊一场,贾府能安然无恙。”
薛姨妈一家搬家后的第二天,贾府内更是一片纷乱。
许多家奴纷纷前来告假,理由各不相同。
有人声称家中父母突然病重,急需回去探望照料;有人表示自己积攒了一笔钱,打算赎身重获自由;还有人则说要投奔远在外地的儿子,共度晚年。
这些理由虽然五花八门,各有千秋,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都不再愿意继续留在贾府。
这些消息如同平地惊起一声雷,吹散了贾府往日的繁华与热闹。
府中的走廊上,不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低沉的议论声。
一些仆人聚在一起,低声商量着未来的出路,眼神中满是不安与迷茫。
然而,在这股离散的浪潮中,仍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家奴选择了留下。
发誓与荣府共进退,不论前路如何艰难,都要坚守到底,为这个曾经给予他们庇护的大家庭尽最后一份力。
还有一些无处可去的家奴,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他们在府中的各个角落徘徊,仿佛在寻找最后的一丝希望。
夜晚,月光洒在寂静的庭院里,他们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这些无依无靠的人,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贾府能够渡过难关,重新焕发生机。
然而,就在贾府人心惶惶的时候,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一家名为“幽兰堂”的药铺却热热闹闹地开业了。
尽管药铺开张并未大肆宣扬,举行盛大的仪式,也没有邀请众多宾客,只是在门口摆放了几盆高大的绿植,挂了几串喜庆的鞭炮,便悄无声息地开门迎客了。
尽管如此,这间不起眼的药铺却迅速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
尤其是那些来来往往的达官贵人们,他们纷纷停下脚步,仔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