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2
致仕还乡,小的每日神龙不见尾,全凭还是侍郎的沈大人一人撑起整个户部,还没闹出大乱子,这还不能说明沈大人能力之出类拔萃吗?
于侍郎自然也乐得一直混日子。
为官十几载,他还是今日第一次见到宵禁后的京城主街。
金吾卫早接到了公务调令,一路大开坊门放行,一路到了朱雀大街。
宵禁后宫门落了锁是不能开的,就转了西北一处走恭车的小角门。
那小角门旁堆满了天明后等着推出宫的恭桶,蚊蝇纷飞,臭不可闻。
于侍郎用袖子挡住了鼻子,心里暗念着,看来无论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五谷麸糠,起码下头出来的东西味道都是一样的。
紫宸殿内灯火通明,还未进门就能闻到内里飘出的,混杂着馥郁龙涎香的气味。
于侍郎吸了吸鼻子,分辨了一番。这一路走过来他都没张口问老太监,这么晚被叫来是出了什么事,如今可算是知晓了。
一时间头皮有些发麻,默默在脑袋里念叨着自己过往的混账。
想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过头了,人家自然就会把事找上门。
所以倒霉的是他而不是勤勤恳恳的周侍郎。
他跟在老太监后头进了西暖阁。
“圣上,于侍郎到了。”
“问圣上安。”从进门起,于侍郎的头就没抬起过。
“杨爱卿可先行退下了。”圣上的声音响起来了,不过话不是对着他说的。
于侍郎这才注意到这倒霉屋子里还有一个倒霉……哦不,这位侍御史大人可和他不一样,人家可是皇亲国戚小国舅,几百年大望族弘农杨氏的公子哥。
杨侍御史离开时瞥了他一眼,目光疑惑,似乎是不知道这朝堂内有名的烂泥糊不上墙的东西为何跟他一齐出现在这里。
于侍郎只能微笑。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这大晚上的他现在更想回府去躺在温柔乡中。
老太监领着杨侍御史一并退下了。
暖阁内一时静下来,于侍郎还未起身,按在地上的手掌心沁出了些汗来。
有沈明昭这根万年顶梁柱在,这还是他头一次进紫宸殿西暖阁。
圣上的声音自头顶传来:“令尊如今身体如何?”
意料之中的开场白,于侍郎舒出了口气来:“家父回乡后每日与乡老出游谈笑,饮茶食肉,身体硬朗。”
圣上似乎笑了几声:“起来吧。”
于是他从地上滚了起来。
“你做户部侍郎几年了?”
“回圣上,七年了。”
“看看这个。”圣上丢了本折子下来。
于侍郎走近几步,弯下腰。龙案上的茶碗漂浮着澄碧色的小叶片。他十分不想捡,但他不敢。
他打开折子,一目十行地看完,一边看,一边脑子里飞速转着。
“爱卿怎么看?”
“不远万里快马加鞭送信来为沈大人佐证洗清冤屈,足见敬王殿下之仁义!臣与沈大人同僚多年,他的人品我是再清楚不过,之前那些事,果然都是地方豪绅与劣商相互勾结、构陷,其目的就是为了抗拒茶税以及保存江南西道大额常例,敬王殿下此举是保全忠良啊陛下!!!”
于侍郎的傻装得万分诚恳。
“可朕听说西北道近几日封闭了来往通道,在检修烽火台?”
于侍郎在心内默默叹气。
“西北烽火台年久失修,如今西北山境内时有盗匪侵扰,此举也是为了……”
“盗匪?”
于侍郎很想扇自己两个嘴巴子。
“是盗匪,还是西北山境内盘踞着的前朝残兵余孽?”
“……”
说起这些西北山境内的吴兴残兵,这些人倒还真不是什么前朝皇室遗孤,而是前朝败退西北山境内的将领。
吴兴被灭后,这些人退至西北与胡人交界的边境,据山为寇,时常所在地的胡人相互配合,跨过边境线,骚扰西北边境。
大俞建立至今不过四十来年,与胡人关系远不如前朝吴兴时密切,先帝时期因朝廷初立,局势不稳,饱经战祸的新朝无力再去平定胡人之乱,只能与之奉行周旋避祸之策。
而那些残兵也就是在那时苟且蛰伏于西北边境线上,直到近几年才频频出来活动,据西北都护府一带报,那些人时常假作盗匪、胡人,在西北沿线上大肆劫掠,而在朝廷兵马赶到后,又没入山林中,潜翻过国境,如泥牛入海,令人无从下手,可这小股势力虽难抓,却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驻守西北的程老将军对其一直秉持着严加看管,却不费力去剿灭的态度。
又耗钱,又难抓,抓了也只是个成个面子,意义不大。
但皇帝却决然不是这么想的。
比起不值得的花销,他更不能容忍有人在他的地盘上不听他的话。
所以谁私下敢拿这事做文章,谁就是戳中了他的死穴。
哪怕,这个人曾经是他最喜欢、最看好的儿子。
敬王怎么就刚好这时候突然跳出来给把他从京城赶去封邑的沈大人说话呢?检修烽火台,沿途这么一封道,也许就被截下什么不该截的东西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