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科举之路,学业有成
大唐天宝二年,长安城如同一座巍峨的巨兽,盘踞在华夏大地之上,城内繁华热闹,处处彰显着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这座宏伟的都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将整座城一分为二,东面是万年县,西面是长安县,两边区域各有特色,却都洋溢着大唐子民生活的烟火气与文化的蓬勃气息。
在长安城长安县的一处幽静街巷里,住着一位名叫林逸的年轻人。他本是来自遥远现代的华夏,是燕京一所知名中文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因一次奇妙的穿越机缘,来到了这令他魂牵梦绕的大唐时代。
林逸自幼便痴迷于古代文学,在现代时就对诸多古代典籍进行过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剖析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脉络。来到大唐后,他深知若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并实现自己的抱负,参加科举考试是最为重要的途径。
然而,要参加科举,首先得获得生徒资格。林逸明白,在长安获取生徒资格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进入中央官学,二是成为地方官学的学生。中央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由国子监管理,教学资源丰富,但对学生的身份背景要求颇高,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四门学虽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可竞争也极为激烈。林逸自知以他如今的身份背景,想要进入中央官学希望渺茫,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地方官学。
在长安,地方官学的入学考试由各府、州、县的相关部门负责组织。而林逸所在的长安县,这一事务便由长安县下辖的相关教育官员主管。林逸打听到,地方官学的入学考试主要考查儒家经典的背诵、理解以及诗赋创作等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林逸开始了刻苦的备考。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长安城那厚重的晨雾,他便已在简陋的屋舍中燃起烛火,借着微弱的光亮诵读起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诗经》等典籍,他在现代就已熟读多遍,如今更是逐字逐句地细细琢磨,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力求背诵得滚瓜烂熟,仿佛要将这些经典融入自己的灵魂之中。
白天,林逸常常穿梭于长安县的大街小巷,去拜访那些当地有名的宿儒名士。他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与他们探讨经典的解读方法以及诗赋创作的技巧。这些前辈们起初对这个来自异乡、口音略有不同的年轻人有些诧异,但很快便被他的诚恳与对学问的热情所打动,纷纷倾囊相授。林逸从这些交流中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对儒家经典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实用的学习方法,让他在备考之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晚上,在昏黄的烛光下,林逸则全神贯注地练习诗赋创作。他深知诗赋在科举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对自己的要求格外严格。起初,他的诗赋作品虽有现代文学的灵动之感,但按照大唐的文学标准衡量,总觉得欠缺一些古雅的韵味和严谨的格律。于是,他开始大量阅读大唐当世以及前朝的优秀诗赋作品,仔细揣摩其中的用词、韵律、意境等精妙之处,然后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渐渐地,他的诗赋创作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用词越发精准典雅,韵律和谐优美,意境也更为深远开阔,展现出了不俗的文学才华。
经过数月的刻苦备考,长安县地方官学入学考试的日子终于来临。考试那天,林逸早早地来到了考场外。只见考场位于长安县的一处庄严肃穆的大院里,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应试的学子,大家或是神色紧张,或是低声诵读着经典,气氛颇为凝重。林逸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然后随着人流走进了考场。
考场内十分肃穆,考官们神情严肃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注视着每一位考生。林逸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便静下心来,等待考试开始。
当考试的钟声敲响,林逸迅速进入状态。在回答关于儒家经典的问题时,他引经据典,见解独到,对经典的理解和阐释清晰而深刻,展现出了扎实的学识功底。比如,当问到《论语》中“君子不器”的含义时,林逸先是微微一顿,脑海中迅速闪过现代时对这句话的诸多学术解读以及这段时间在大唐与诸位学者交流的感悟。他深知,在这科举考场上,需结合大唐当下的社会风气与儒家倡导的君子风范来作答。
于是,林逸不慌不忙地写道:“君子不器者,言君子当不拘于一技之长,而应心怀天下,具备广博之学识、高尚之品德与通达之智慧。如当今朝堂之上,宰辅之臣需统筹各方,非仅通于一政;乡野之间,贤达之士亦当博古通今,以化育一方百姓。君子当以仁为本,以义为行,以礼为规,以智为用,以信为守,如此方能不为形器所拘,成济世之才。”
在解读《孟子》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林逸更是结合大唐的兴盛与潜藏的忧患侃侃而谈:“孟子此言,实乃警世恒言也。观我大唐,今虽四海升平,然当思其来之不易。昔太宗皇帝励精图治,于忧患中开盛世之基,此乃生于忧患之典范。今吾辈身处太平之世,切不可溺于安乐。朝堂之上,当防权臣专擅,以保朝廷清正;民间之中,应察民生疾苦,以防民怨滋生。唯时刻警醒,怀忧患之心,方可保大唐之长治久安,使盛世之象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