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大章)开河道时
甚至司马迁他爹记录的时候,都是写的张汤查的。
实际上不是。
一开始的确是张汤查的,但是一直没办法让各方满意,没法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案陈词。
毕竟当时张汤还年轻。
当初正逢张欧接手了御使大夫的位置,张欧上台后,很短时间内,就结案了。
陈阿娇被贬长门宫,窦太主的原始股从百分之五十一暴跌到百分之一。
这件事情虽然外面没人知道,但是后来写史书时,史料还是留下了痕迹。
当然了,现如今的朝廷,也就有几个人知道这个案子是张欧去办的办的这麽漂亮。
刘彻思索了一下,还是把这个事情讲给了霍海听。
霍海都愣住了。
也就是说,理论上,张欧是占了刘据这只股票的原始股的。
毕竟,卫子夫上位,到刘据上位,除了皇室的人和卫霍的人之外,出力最多的明面上就一个主父偃。
主父偃那都全族抄家灭族了,股份作废了。
卫霍上台,操盘运营,站在台前享受荣光,而张欧也是给这个台子立柱子了的。
那麽外姓股份中,张欧居然是第一大股东。
果然,朝堂的事情永远没那麽简单能搞清楚。
一旦利用歪门邪道草率的把张欧处理掉,对卫霍掌权的合理性是有巨大的损害的,只要事情一传开,大家就会知道,你卫家霍家浓眉大眼的,其实也是不兑现股份的假股票。
那局势可就不好说了。
刘彻当然不会把这些分析给霍海听,但霍海大概也能听懂七七八八。
「陛下,这个张欧年纪一大把了,真的很难缠啊……」
这种在朝堂混了一辈子的人,资源太多太复杂了。
除非有人能出来顶一手,否则事情真的僵住了。
刘彻:「你知道就好。」
「当初是谁跟朕放话说当官没意思不想当官的,你现在想好好做,不见得做得好。」
霍海笑了笑:「这个事情要在局内破局难得很,在局外破局,呵呵,轻轻松松。」
刘彻看向霍海:「你想怎麽做?」
霍海:「陛下,你最近是不是缺钱?」
刘彻点头:「朕,想要再打一次匈奴。」
打匈奴这种事情得趁着春天干。
经历了一个寒冬,草原上冻死一大堆,饿死一大堆,雪灾又会成部落的杀死很多人。
到了开春,马肥膘耗尽,根本没法跑。
而大汉的马呢?一个冬天粮草充足,甚至还有不少马儿吃的是人吃的粮食,养的一身肥膘。
而熟悉运动学的都知道,肥膘就是生物奔跑时的燃料箱。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原理,但知道结果啊。
所以,打匈奴就要趁春天打。
就跟匈奴南下抢劫要趁着秋收是一个道理。
刚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一心只想搞粮食,打劫的来了,只要不太严重,都提不起兴趣去抵抗。
春天打匈奴也是这个意思。
霍海:「陛下搞到钱可以干很多事儿,打匈奴的事儿最好从长计议,原因嘛……等开河道那天,陛下就知道了。」
刘彻:「那就等到开河道那天再办,朕把股份拿出去一点售卖了,看看局势如何再说……这个事情先不说。」
「说说锦衣卫的事儿。」
王贺是绣衣使者,霍海跟他的一切许诺,他既听在了耳朵里心里,也报告给了刘彻。
这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刘彻:「你想要建立锦衣卫,就是要把情报从地方和学院剥夺上来?换句话说,你不信任张骞和东方朔?」
目前对外情报主要是两个路子,一个是使臣在经营,一个是新建立的孔子学院在经营。
使臣经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张骞。
十年前在西域的那一次行动,让他有了为官的政治资本。
只要是他提出的对外计划,刘彻就没有不同意的。
但前提是得做出成绩来。
对天竺这一次,就没有任何成绩。
张骞成为蜀郡太守两年时间,分别受阻于羌胡和昆明国。
但霍海提出的新计划,让张骞又有了执行的空间。
如今张骞已经执行了有一段时间了,也是有捷报传回来的。
当然了,长安城的其他人对此一无所知,情报都到了刘彻手中。
霍海摆头:「我不是不信任张骞和东方朔,就算是我自己去执行,也一样。」
「因为对外的很多动作,是不光明的不光彩的,很多注定了没法在太阳下执行。」
「既然如此,那就和绣衣使者在暗中的活儿很类似,自然应该成立一个一样的机构对外。」
不过对外和对内是完全不同的。
对内的,是主要要看政治。
对外的,主要要看整体利益。
霍海:「陛下,有些脏活儿,某些使者不见得能干得出来,那麽,明面上和暗中的事情,最好还是分开得比较好。」
刘彻点了点头也摆了摆头。
外交如打仗。
外面的事情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