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章) 霍家有後
毕竟平均收上去的钱差不多。
虽然万年县一直有人出逃。
但问题是,长安现在人口爆炸式增长,房屋根本不够。
长安县这边已经开始出现一些人租房不是租一个院子,而是租一间房了。
就算如此,长安县依旧挤不下这麽多人。
这些人只能去万年县住。
所以,万年县的人再怎麽逃,都挤不下,和长安县一样是挤爆了的。
为什麽呢?
因为万年县就算不如长安县,却比关东等地经济繁荣的多。
就算收税,但你在洛阳月薪五百大钱,不纳税又怎麽样?
在长安找到两三千的工作,就算扣税百分之三百分之六,甚至扣一半,都比在洛阳工资高。
所以,能住在万年县,都已经是周边城市的人求不来的巨大利好了。
张汤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抓住税收不放手。
他知道,自己能把帐面数据做的比长安县还好看!
与此同时,教育统计上,就如同一开始预计的一样,万年县的孩童入学率能达到恐怖的十分之一。
但,这就没法和长安县比了。
长安县的孩童入学率,远比石庆一开始想像的二十分之一高得多。
现在已经高达百分之七十了!
甚至在长安县,成年人入学率都已经高达百分之十了!
一到晚上,到处都是夜校。
以前,很多人晚上看不清黑板,学了白学。
但是霍氏珠宝开始推出镜子之后,很快就给学校提供了一种新设备。
夜校透镜。
透镜有两面,一面是镜子,凹面镜,能把火反面的光全部反射到正前方方向。
而透镜的正面,是透明的凸镜面,能把火正面的光,全部折射到正前方。
这个透镜摆上两个,光是用大蜡烛大油灯,就能把黑板整个照亮。
这东西本来是前世灯塔上用的,霍海看到科学院的人在研究新设备帮夜校照明,就帮他们改进了一下。
要知道就算是现代聚光灯,用的都是这个结构。
这一折射一反射,几乎把光学的光谱之外的知识全摆在了研究员们的面前,所以最近有关光学的研究成果也多了起来。
有了夜校透镜,夜校入学率大大的提升,教育效率也在提升。
所以,万年县实在是没办法在教育方面和长安县拼。
这样一来,张汤在税收方面,就抓的更紧了。
但是,他抓的越紧,大汉朝堂的百官就看的越清楚。
现在,张汤已经认死理了,继续狂收税,要帮石庆压霍海一头。
霍海都没理过他们。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商业发展的初期之后,万年县这一套的确更适合大汉。
甚至于赋税还得增加。
否则工业化的成果永远都会凝聚在长安,不会朝着帝国四境扩散。
因为现如今朝廷用的钱实际上是刘彻私人的钱。
是因为刘彻手里的企业占据市场大头。
但这比例太大了,只要商业乘风而起,就算把霍海和刘彻累死,都占不了全国百分之五以上的资产,甚至百分之一都费劲,更不要说目前这种一半以上的情况了。
就算朝廷建立国企,那也是国企,和刘彻私人占股的私企依旧是两回事。
所以,随着商业的发展,刘彻必须要收商税。
但,至少不是现在。
张汤这一套实行起来,也有很多BUG很多漏洞需要修改。
他现在缝缝补补的,正是为了以后的税法做准备的东西,有人吃力不讨好的准备这些,霍海为什麽要阻止呢?
马车上了牧场内部修的大道后,朝着上林苑的路就开阔了。
去上林苑的混凝土路,是刘彻私掏腰包修的。
就是为了方便他去玩儿,顺便花钱。
而牧场这边的路为了牧场运输用的。
目前牧场就像是分割新城和老城的绿化带。
正在疯狂建设的豪宅区就是绿化带的另外一半,两者合起来就构成了运河绿化带,把两边分割开。
不只是这样,原本的二号河谷,现在正在建立巨大的可以让人通行的地下水主道。
未来地下水主道上面,也要做成绿化。
在修建铁路之前,这个地方就是第二绿化带。
以后长安从北往南就是。
新渭河。
新密集住宅区。
地下水,绿化带。
开阔居住区。
别墅区,牧场。
老城长安县,万年县。
长安城本城(皇宫区宫殿群)。
之所以霍海要提前规划两个绿化带,是为了分隔工业污染。
工业化浪潮时,各大城市都没预料到后来污染那麽夸张。
而长安刚开始,就有霍海在后面规划,虽然为了发展,污染是必然的,但起码不会对居民产生那麽大的危害。
从上林苑的路开始爬升后,马车速度就放慢了。
马车停稳,就有一个人靠拢,跟项绪说话。
霍海和刘细君准备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