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国人暴动
几千年来人类的历史表明,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朝代的改革,不外乎利益的重新分配。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哪些人可以分到比较多的利益?哪些人的利益会受到影响甚至利益被削弱?
权力、地位、财富,是利益的三大载体。有些人的权力被削弱,这些人就会考虑自己的处境,以及应对之策。那些拥有崇高地位,例如没有实权但却拥有爵位的人,一旦失去或被降低爵位,肯定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而没有权力的富人,往往任人宰割。
没有权力、仅有财富,就没有资源保护自己的财富。古代社会以帝王为首的利益集团,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唯我独尊,占有很大一部分基层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权力越高,越可以保护自己的财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显然不适合位高权重的人群。
姬胡的文治武功,虽然比不上周武王姬发,也比不上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但比他前面的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繄扈,周懿王姬囏,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六位周王,无论是维持周王朝正常运转,还是其它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
但姬胡这个西周第十任周王,死后的谥号是“厉”,姬胡就是周厉王。后世春秋战国时期,谥号为厉公、厉王的有好几个。
回到姬胡在位最后一年,因为实行了几十年的“专利”,让一些王族、贵族大为不满。不满就要反抗,反抗就要付诸行动,行动就会出现冲突与战乱。朝局就会混乱,社会就会无序。
至姬胡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西周建立之初形成的王族、贵族,已经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了二百年。王族、贵族的子子孙孙越来越多,但可以继续分封的土地并没有多少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周王朝历任周王,都要不遗余力征伐戎狄、蛮夷的原因。没有征伐和臣服,就不可能增加土地和各种资源。
二百年是个什么概念?按二十年为一代计算,就是说无论是王族、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和奴隶,大概已经繁衍到了第十代。周围蛮夷、戎狄的进攻和对周王朝的挤压,使西周的国土面积处于变化、变动之中。加上实行了几十年的山林、草原、河湖等资源的“专利”,王族、贵族后裔手里的土地、财富越来越少。
终于,积怨已久的愤怒,像火山喷发一样,在西周国都镐京爆发了。一大群居住在镐京,手拿各种武器的人;还有一些虽然没有武器,但手里拿着各种农具,甚至拿着棍棒的人,摇旗呐喊着冲进了姬胡居住的王宫。早已经得知消息的姬胡,只能先保住性命再说。他在一些随从、亲信的保护下,一口气逃到了彘地。
那些被姬胡操控、利用的卫国巫师,统统被愤怒的国人杀死。那些被姬胡用来增加国库收入的“专利”,随着姬胡的逃亡,已经被彻底废除。王族、贵族们期盼的利益,又回到了他们身边。
彘这个地方,位于今山西省霍州市东北。为什么姬胡跑到彘这个地方?这里是周武王姬发之弟姬处的封国,这个封国叫霍国,因境内有一座山叫霍山。又因为有一条河流叫彘水,故名。
姬胡逃到彘以后,因为居住在汾水沿岸,就称为汾王。要知道那个时候,只有中原王朝可以称王。其他的称王像楚国、徐国等,都是大逆不道。汾王虽然名不正言不顺,但名义上仍然是王。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面对“国人”暴动留下的烂摊子,留在镐京的王族、贵族,还有几个忠于周王室的诸侯国,开始为这个没落王朝的继续维持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一场大的暴动,没有统一组织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不可能成功。“国人暴动”不但发动起来了,而且成功驱逐了周王姬胡。姬胡的儿子、太子姬静,没来得及跟随姬胡逃往彘地。不得不说是亲三分近,姬静逃到了与姬胡有血缘关系的召穆公家里。
而群情激愤的暴动者,堵着召穆公的家门,非要把姬静杀死不可。无奈之下,召穆公只好把自己的儿子交给暴动者,冒充太子姬静。召穆公的儿子被暴动者杀死,太子姬静躲过一劫。
姬胡并没有甘心情愿躲在彘地,而是派人通知了卫国国君卫武公。这个时候的卫国,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卫武公率领卫国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了镐京。卫武公此举,显然是冲着最高统治权来的。不过,他并没有取姬胡而代之的想法。
卫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文王姬昌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卫康叔。与那三个发动“三监之乱”的哥哥相比,卫国历任国君,一直是周王室的坚定支持者。卫武公姬和,是卫国第十一任国君。
面对卫国大兵压境,周定公、召穆公只好与众多留下来的文武大臣商议。最后妥协的结果,是在周境实行“共和行政”。至于共和行政的内容,与哪些人有关,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当时所谓的“国人”,到底是哪些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国人?显然,那些因为是战俘,或者因为欠债成为奴隶的人,不在国人之列。只有拥有各种权利的人,才能被称为国人。
显然,参与“国人暴动”的国人,其中有因为既得利益被姬胡剥夺,而怀恨在心的王族、贵族成员。甚至,这些人就是这场暴动的策划者、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