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你在逗我吗?(求月票)
理就非常好,其实戚昊你的嗓音还是不错的,只要经过专业的训练,能够适应很多种唱法。」
金大洲对这次的试音效果表示满意。
就此,六首歌全都排练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正式的录音。
这张迷你唱片前前后后也算是搞了两个月,时间也不短了。
戚昊老老实实的待在录音棚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唱伤心歌。
唱片的主角拥有《模特》般的生活,唱着《时间都去哪了》,在《老街》上流连,却找不到《此生不换》的人,不是真爱《何必在一起》,不需要《多馀的解释》。
等到他从录音棚出来,想要卖剧本的已经排队等了。
这一次的剧本质量就好太多了。
甚至连香江大导演王经都丢过来了一个叫《美丽密令》的剧本。
倒不是五百万买剧本这个噱头能够让香江大佬们侧目,主要是香江市场不行,王经已经混内娱很久了。
而且戚昊曾经参演过他和麦子善联合执导的《黑白森林》。
王经的剧本,戚昊当然看不上。
因为根本没可能拿奖。
王经混了这麽多年,只在1999年提名了过一次金马最佳剧本。
新一轮的剧本收到后,进行筛选,觉得还不错的戚昊就亲自联系一下,如果对方方便的话就出来吃个饭。
来了就是客,不管收不收剧本,吃顿饭聊聊天,不仅能够拓展人脉关系,也能让他从交流中学到不少知识。
最终,戚昊锁定了一个关于东北下岗工人的剧本——《钢的琴》。
编剧张艋见到戚昊的时候,脸色并不怎麽好看。
他总觉得自己像一个卖儿卖女的穷苦人家,而戚昊就像是一个脑满肠肥的地主老财。
他不是职业编剧。
毕业于中戏舞台美术系,被分配到辽宁电视台担任舞美设计总监,参与编剧春晚「忽悠」系列小品的最后一部《功夫》,还有另外一个小品《说事儿》。
2007年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耳朵大有福》,从而开启了个人的导演生涯,他则凭藉该片获得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奖。
戚昊想要的就是他得的这个奖。
就这个奖,价值两亿!
「张老师,快请坐!」
戚昊丝毫不在意对方的臭脸,很热情的拉着对方坐到位子上。
你娶别人的媳妇,人家老公脸臭点很正常。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谢谢。」张艋坐下来。
戚昊引领话题,主要是聊了一下《耳朵大有福》。
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只要看一遍电影,就能记得分毫不差。
而且他顺便还背了几十篇比较经典的影评分析。
这在张艋看来,戚昊最起码把他的《耳朵大有福》看了十遍以上。
这样的人,你让他怎麽反感的起来啊。
「唉,你知道《耳朵大有福》花了多少钱拍出来的吗?」
张艋铁岭的,很快就和戚昊唠上了。
「肯定要三百万吧?」
戚昊其实一清二楚,但是该装糊涂的时候必须要装糊涂啊。
「三百万,前前后后加一起花了三百万。」
张艋用手比划了一下。
「哥你太厉害了,这样的质量,居然只花了三百万。」
戚昊往高了说,就是为了捧一下。
「可是老弟,它票房只有一百五十万。」
张艋是欲哭无泪啊,他家庭条件很不错,爸妈都是圈内人士,自己在电视台,工作也很体面。
然而,再厚的家底也不够这麽赔的。
几年的积蓄一乾二净,再想开新戏,那就只能卖房了。
可房子又能值多少钱。
更何况,现在还是经济危机,房价比起去年他打听的时候还掉了不少。
「我怎麽听说文艺片有奖金和扶持啊。」
戚昊知道《耳朵大有福》肯定赚不到什麽钱,但是要说赔,感觉也赔不了多少。
「唉,你这就不懂了,吃丶拿丶卡丶要,你该不会以为拿奖真的凭本事吧!」
一说到这个,张艋就特别来气。
酒桌上吐槽起来,那是没完没了,戚昊因为要谈正事,所以也没有过多劝酒。
「你真的愿意拿三百万买我的剧本?」
等到吐槽完了,张艋才意识到自己是来卖剧本的。
不,他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当年下冈潮的时候,骑着自行车送老婆去卖的窝囊废。
「对,我觉得他值。」戚昊很肯定,从商业的角度肯定不值,但是从获奖的角度那就太值了,感觉可以拿去威尼斯首映。
这次收的剧本里头,《钢的琴》属于出类拔萃的好,让戚昊再也看不上其他的剧本。
如果不是他年纪太轻,演不出那种感觉,怕影响电影质量,他甚至想自己出演。
最后想想,还是决定找更合适的人。
他缺《钢的琴》这个剧本,但是不缺陈桂林这个角色。
孩子哪怕是领养的,但是既然有了这一世的缘分,就应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