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166章 激将(二合一)

第166章 激将(二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南被打得稀烂,证明了他高务实是个虚有其名的所谓名帅,他宁远伯再回师收拾残局。

彼时,朝廷也好,皇帝也罢,哪怕心里不愿承认,也只能捏着鼻子说他李成梁对辽东而言是一日不可或缺的,那样的话,他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之固了。

可是,历史上的李成梁在为官一道上是很谨慎的,他对于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看得非常清楚。

而他在镇辽期间,真正从头到尾不敢得罪的人是谁?说起来甚至可能有些让人难以置信这个人叫高淮,是个镇守太监。

高淮原本是尚膳监监丞,万历二十四年起受命开矿、征税辽东。此人到了辽东之后,其爪牙廖国泰虐民激变,他诬捕诸生数十人。旋诬劾时任辽东总兵马林,又扣除军士月粮,以致前屯卫、金州、松山等地戍军哗噪,他奔逃回京,又诬奏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激起辽东境内变乱。

而李成梁当时虽然下野,却在高淮监辽期间,一直充当高淮的帮凶,对他的行为丝毫不加以遏制辽东除了总兵马林等寥寥几人,其他重要将领几乎全是李成梁的旧部、亲儿、干儿,其原因无非两条:一是整垮马林,让辽东重回李家之手二是高淮得罪不起此人是万历帝亲信心腹。

所以说李成梁很清楚什么人得罪不得皇帝身边的亲信远比文官更不能得罪。

文官,他只需要面子上尊重着就差不多了,其他无非是送钱送礼、打点到位就行但皇帝身边的亲信不行,这些人是随时可以影响皇帝对他李成梁看法的人。

武将之所以怕文官,原因是越到后期,皇帝受文官的制衡就越大,以至于武将一旦和文官冲突,皇帝多半会选择给文官面子而压制武将。

可是归根结底,武将怕的其实还是皇帝,文官实际上是借着皇权在压制武将。

皇权之所以受文官制衡,是因为文官掌握舆论,皇帝为了身后名考虑,不得不对文官表示更多的尊重,可是皇帝对于武将却未必需要如此尊重论用人,朕不差你这一个,而你又不能影响朕的名声,那朕自然想怎样就怎样咯。

然而一般的文官如果对李成梁不满,想要搞掉他,是没法直接从皇帝那边想办法的,他们必须找出许多的道理、许多的原因来佐证自己的论点,借此说服皇帝相信李成梁不可用,而这些道理、原因必须是从道理上站得住脚的,这就很难了。

但皇帝身边的亲信就不同了,比如内宦,他们只需要稍稍想点办法,就能轻易在几句话之间给皇帝造成直接印象,譬如:李成梁这厮不忠。

文官说李成梁不忠,他们需要拿出一大堆的证据来佐证自己不是瞎说内宦说李成梁不忠,他只需要稍稍举几个小例子,甚至这些例子是不是真实存在都无所谓,皇帝听了就可能心里留下一根刺,继而越看李成梁越觉得不忠,但凡有一点点失格之处,就联想到不忠上面去。

这就没得玩了。

作为朱翊钧亲信来做辽东镇守太监的高淮有这样的影响力,那作为皇帝亲信中的亲信,十年同窗的高侍读,李成梁会不担心高务实有这样的影响力吗?

显然他肯定会担心,甚至从皇帝最近几次对高务实的升赏、厚赐就看得出来,高务实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极其特殊的。

让高务实死在辽南,李成梁就算能证明自己善战,也必被皇帝深深地怨恨。

文官被皇帝怨恨,多半未必会死,就像那些得罪了皇帝的言官或者阁老一样,尤其是阁老们,有时候提的意见都让皇帝心里开始骂娘了,面子上还要夸“爱卿公忠体国,实乃朝臣楷模”,顶多只能想方设法找个他的痛脚,等他上疏自辩和请辞的时候,假意挽留不住而打发回家。

但武将就不同了,皇帝对武将,那是生杀予夺全在一念之间的!

高务实认为李成梁是肯定懂得这个道理的,因此他也很有可能在辽南最危险的时候突然杀回来,于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他高某人一命。

有了这档子事,高务实一个文官,一个名声极好的文官,还能继续打压他李某人吗?显然不能,因为这有悖为人之道、君子之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不仅不报恩,还恩将仇报,你这个人还好意思继续混下去?士林君子们不骂得你狗血淋头才怪!

高务实自然不肯让这一幕发生,所以他不仅不能让李成梁有救他一命的机会,甚至连帮忙的机会都不能给!

他必须趁李成梁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单独、快速甚至彻底的击败图们、炒花联军!

“都督所言极是。”高务实面色一沉,冷然道:“图们,吾之手下败将、刀底亡魂炒花,区区一部之酋、跳梁小丑。此二贼于我,不过两具冢中枯骨,我焉得容其放肆?

今次之战,来得正好,我必叫此辈从今往后,再不敢南面而望!”

这话说得霸气!

马芳这个曾经一力主张对蒙古要“以骑制骑”的猛将听得热血上涌,猛然一拍大腿:“兵宪说得好!老朽虽然年迈,自问还提得动刀,此战敢请兵宪以老朽为先锋,去辽河以北杀他个七进七出,不负这一世男儿!”

马栋本来觉得老父过于冲动了,都六十几岁的人了,怎么动不动还请命为先锋?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