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援朝抗倭(卌七)沈惟敬?

第277章 援朝抗倭(卌七)沈惟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朝鲜分朝向大明朝廷请求册封光海君李珲为世子的请求被驳回的同时,李如松发来了一道让朝廷颇为意外的奏疏。在这道疏文中,一贯如拼命三郎一般的李如松提出,希望朝廷为他争取两个月的时间作为缓冲,因为他希望在明年即将开春之时再出兵进入朝鲜。

这道疏文的效果是满朝皆惊,无论心学派还是实学派,亦或者传统的理学中立官员,一时间全都错愕不已。

这话真是李如松说的?会不会搞错了?答案是没搞错,真是李如松的建议,因为他突然决定要巡视满洲带兵巡视。而之所以他忽然有这个决定,就要回头说说前不久加藤清正吃瘪的那一仗了。

不得不说,历史这东西的惯性虽然了得,但任意的干涉、干预都可能会形成连锁反应,反应小的时候可能只是涟漪,反应大的时候则或许是风浪,再大一些没准就直接海啸了。李如松此时的反应大概不算涟漪,但也还谈不上海啸,大抵在风浪这个级别。

原历史上努尔哈赤有没有干预过加藤清正向朝鲜更北征伐是众说纷纭的,而在当前历史中他不仅干预了,还形成了较大规模,因为他这次干预还有帮手,那就是叶赫、哈达等部都因为萧如薰的军令而出兵协助了努尔哈赤。

这个情况为何重要?因为这反击加藤清正入侵的一仗,女真这边实际上形成了“满洲联军”,而不是某部某“卫”单独应战。

大明对满洲的羁縻统治一贯是分而治之,但所谓分而治之说穿了,其实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让他们形成除“大明号令”之外的任何统一指挥。然而这一次满洲对抗倭军入侵,事实上就形成了统一指挥。

李如松本来已经带着主力赶到了辽阳,只等父亲许诺的银子、物资以及家丁补充全部到位就要南下,结果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考虑到辽东可是他们铁岭李氏的老巢,所以消息一传回辽阳,顿时就让他谨慎起来。

他先是致函给留在中朝边境督导粮草的萧如薰,询问这件事的发生究竟是萧如薰的指令还是努尔哈赤自行为之,然后又去信给努尔哈赤,让他立刻放下手头一切要务,亲自来辽阳拜见自己。

结果是,从边境小堡垒一般的九连城刚刚返回新城丹东之前高务实提议建设的两城之一,另一城是阜新的萧如薰很快回信,表示让女真各部小心防备日军北进的确是奉他的命令,同时这一命令其实是高阁老的主意。

但是重要的是,萧如薰同时又表示,女真形成联军却非其指示,至于具体原因,目前则尚不清楚。

不过另一方面,努尔哈赤倒很识相,收到李如松的命令如果私函也是命令的话他真的立刻放下手头的一切事务赶去了辽阳,规规矩矩登门求见,身边一共只带了十余人,进门之时更是老实得干脆孤身而入。

这一来,倒是弄得好面子的李如松反而不好过于苛责,加上他也不好直接问努尔哈赤何以指挥“满洲联军”这显得好像是他李如松怕了一样,于是只好详细询问战斗过程。

这一问不打紧,问完还真吓了一跳。原来日军之所以吊打朝鲜,并不是因为什么以有备击无备,单纯就是战斗力碾压。

而祖承训之前战败后的报告和总结,虽然李如松上报的时候说自己完全相信,但其实心里打了很大的折扣,他其实觉得祖承训多半是输在轻敌,而非日军的确战斗力较强。

现在拿努尔哈赤提供的情报一对比,发现日军在轻火器方面的实力相较于辽东军而言可能没有太大的差距,只有火炮和战马这两条是辽东军肯定占优。

但这里就有大问题了:如今已经入冬,而这些年不止是辽东特别冷,朝鲜也一样没差,都是呵气成冰的那种严寒。军队如果此时出征南下,火炮的运输和战马的养护工作就会变得异常艰难,从而导致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

虽然直到此时,李如松都坚信辽东军必能战胜倭军哪怕现在就出兵,但前次李成梁冻结财权的警告还萦绕耳边,他也不得不考虑一下损失太大的后果。

伐元之战时他就因为急于抢功而“表现活跃”,从而导致李家军在出征各部之中的非战斗损失最大,现在如果还不加收敛,天知道老爹还有什么办法卡他的脖子?

别的不说,只要李成梁跟辽东军将领们说一句,让他们消极作战,李如松知道自己就会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那可忍不得啊。

然而闹起来也不像话,这年头的孝道可是真坏不得的,李如松这样重面子的人更不可能忍受被人戳脊梁骨骂一句:“此李氏逆子”,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所以,老爹的想法要照顾一些,顺便也加强准备,同时对日军多一些了解。再考虑到努尔哈赤“自然而然”成为前次“满洲联军”实际统帅的隐患也要处置,李如松思来想去,便萌生了趁着大冬天不便远征的机会带兵巡视满洲这个想法。

好在这件事虽然让朝廷上下颇为惊讶,但李如松明面上给出的原因似乎也就够了:现在的冬天太冷了,火炮都运不过去,战马也因为朝鲜方面的补给线未必可靠而有可能大量冻毙、冻伤,因此需要等待来年开春。

顺便根据传统,李如松也列举了其他一些原因。比如辽东军大战方休,多一个冬天的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