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元辅 > 第5章 回京

第5章 回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灾害便在所难免,便是以三皇五帝之德政,也概莫能外。”

“朕知道你不信天人感应之说,朕其实也不信。可问题是,无论你我君臣信与不信,百姓恐怕是信的。所以,近年来灾害频仍,难免有人要心里嘀咕,觉得这些灾变是不是朕这个皇帝德行有亏。”

“天道有常,周行不怠。帝命不违,至于汤武。”高务实觉得皇帝有点多心,只好劝道:“若皇上果是德行有亏,又如何能有这些年的许多功业?皇上,正所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且放宽心,后人自有公论。”

朱翊钧摆了摆手,道:“朕倒不是怕后人公论,朕是担心灾害日多,会有居心叵测之辈趁乱造势。如今大明虽然堪称国富兵强,但你那军改刚刚启动,朕估摸着,总有一段时间军中会上下混乱……你可得仔细些,莫要被人钻了空子,到时候倘若真闹出事来,虽然以你之能不虞平定,可一旦到了那一步,总归有些伤了朝廷颜面。”

得,皇帝这是偶像包袱越来越重了,一门心思都是莫要伤了颜面——你那是担心伤了朝廷颜面吗?分明就是担心伤了你这位万历圣君的颜面嘛。

不过皇帝这么说,倒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自古灾情多了就容易出乱子,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乏因灾荒而导致民变的例子。

他略微思索,缓缓开口:“皇上,您可记得汉末黄巾之乱?连年的旱灾、蝗灾,使得百姓颗粒无收,饥寒交迫,恰好赶上东汉朝廷党争不休,治理朝政却毫无作为,最终酿成了规模浩大的民变。

还有,唐末的黄巢之乱,其导火索也是灾荒频发,而官府赈灾不力,以至于民怨沸腾,落第秀才黄巢乘势而起,最终几乎颠覆了大唐江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朱翊钧眉头微皱,他自然知道这些历史典故,看神情也似乎明白了高务实话中的含义。

高务实却还继续说道:“再看我大明,成化年间的荆襄流民作乱,也是因为连年的水旱灾害,导致大量流民无家可归,最终聚众起义。这些例子都说明,灾荒之后,若官府不能及时有效地赈灾安民,就很容易引发民变。”

朱翊钧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诚如斯言。日新,所以朕才一直都支持你提出的重视赈灾之说,种种举措朕也从来不曾阻止,都是让你放手施为。

朕明白你的意思,要让百姓始终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即便因为种种现实原因,偶有做得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只要百姓觉得朝廷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他们也同样会尽量克制,不会过分苛责朝廷。”

高务实微微躬身:“皇上所言甚是,但臣仍要补充一二。”

“你且说来。”

“朝廷是否尽力,不仅有赖于切实作为,也有赖于广为宣传。否则,似那般乡下老农,一辈子甚至都不一定到过县城,他们哪里知道朝廷是否真的努力过了,这努力又是否能算得上尽力?”

朱翊钧还真没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但略微一想也就明白了,恍然道:“诚然如此!只是你也知道……所谓皇权不下县,如何才能让乡下老农都能知晓朝廷的努力呢?朕也不可能派出那么多人,挨家挨户去与百姓解释啊。”

咱是肯定不行了,要做到那个程度,且有得等……得等红朝,支部才能建到村。不过嘛,咱们也不是一点二把刀的法子都没有。

“朝廷自是做不到那个程度,但朝廷也并非全无办法。”高务实微微一笑,问道:“皇上还记得荣爵制度么?”

“记得,你靠这一手给朝廷凭空变出数百万两银子来,朕岂能忘记?”朱翊钧马上回答道,然后顿了顿,伸手做了个阻止的动作,思索着道:“且慢,让朕猜一猜……你是打算借那些良绅贤士之口,让百姓知晓朝廷对他们的关爱?”

高务实道:“只要给荣爵评选加上一条‘宣政万民’,这些‘良绅贤士’一定会趋之若鹜的。”

“是么?”朱翊钧有些不太理解,或者说他对“趋之若鹜”这样的形容词有些怀疑,觉得会不会太夸大了。

但高务实之用了一句话便说服了皇帝:“当然。皇上,这就好比空口白牙换得真金白银,皇上怎会怀疑他们不尽心竭力?”

朱翊钧恍然大悟!是了,他们原先想捞个荣爵,虽然途径很多,但管你是修桥铺路,还是挖渠开沟,又或者支助学校,等等等等……总之无论哪一种,都是要花费真金白银的,而且还不能少,还不能断,否则评选之前被发现你每次都是突击打造一下人设,这人设不仅立不起来,还瞬间就崩了。

可是,这个‘宣政万民’比较起来可就简单多了,而且省钱多了。只要在自己影响力能覆盖的范围多夸夸朝廷,夸夸皇上,让百姓都觉得皇帝是个好皇帝,朝廷是个好朝廷,自己这荣爵就能轻易到手,搞不好一文钱都不必花,这买卖岂不是太划算了?

朱翊钧想明白这个道理,看高务实的眼神都变了:“日新,难怪在你手下打过仗的武臣一个个都对你赞不绝口,以你这本事,就算把他们当面卖了,他们还要打着躬对你千恩万谢呢!”

高务实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边笑边解释道:“诶诶诶,皇上,这话可不能乱说,正是因为臣绝不会卖了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