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救星
能在乡上工作,在村里人的眼里就是好工作了。
不说别人就说崔成刚的父母,肯定是觉得这个工作要比给个人干强。
而且崔成刚要是到京都来的话,他的吃住可都是要花费不少的。
但他的工资真低啊,才22块5。
既然提起了工资,李向南 就说了她预想给崔成刚的工资。
李向南给窦兴盛的工作,基本工资算是33块钱吧。
因为每三个月给他100块钱。
但窦兴盛挣到的工资可不只是这点。
他出门有补助,住宿的和餐饮的补助,李向南都给他了。
他事情办好了,会有额外的奖励。
比如她的那部小说《罪犯》。
出版社想出版这部小说。
李向南就让窦兴盛给她办这件事情。
目前的出版社要出版什么一般都是给一次性的稿费。而且额度也不高。
李向南不同意,她要的是分成收益。
窦兴盛知道了她的想法,这件事情怎么做,他就心里有数了。
其实目前的出版社给稿费的方式都是这样的。
有一个外商想在京都开一家出版社。
这位外商一个爱国华侨。
带了一笔资金回国,全都是M元。
为此对他的出版社,政府各个部门都会一路开绿灯。
窦兴盛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了这个外商的消息。
他就想办法搭上这个外商。
因为没有什么刊物出版,他成立的印刷公司业务很萧条。
当窦兴盛推荐李向南的小说的时候,这个外商没有太在意。
但是他的助手眼睛瞪得大大的。
他知道这本小说啊。也知道这本小说在报纸上刊登,当时是有很多读者的。
所以到最后的时候,这个出版社不仅愿意出版李向南的小说,窦兴盛和他们这个私人出版社谈了分成稿费。
而且给李向南的分成稿费还不低。
这都是窦兴盛努力来的结果。
这件事情做的好自然有奖励。李向南许诺当她的分成收益高的时候,也会给他包红包的。
李向南的房子也都是窦兴盛打理,并且帮着出租的。
李向南也是按照收到租金的多少,给他一定比例的奖励。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工资都有六七十了。
在现下的情况来看,这可是挺高的工资了。
李向南想了想崔成刚的实际情况,他和窦兴盛不一样,窦兴盛是一个人,没有什么牵绊,做事情可以随心所欲的。
崔成刚的基本工资一个月定在40元。其他的要看他工作完成的情况给奖金。
可以免费给他提供住的地方。
李向南把有可能开饭店,以后让他到饭店干活的可能说了。
韩桂梅最先是在前线的战地医院,后来他们转至后方的时候,部队是给他们安排了休养时间的。
就在羊城附近。
韩桂梅亲眼看的,那里的经济比北方发达的多。
所以,她很接受李向南的提议。在她看来,到京都来跟着李向南可比在乡里有出息的多了。
她立马就给崔成刚写信。
信里详细写了李向南这里的情况。韩桂梅没有夸大,也没有夹杂自己的想法。
怎么决定就看他自己。
他们不知道的是,崔正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是遇到了救星。
韩桂梅去崔成刚家的时候,他家虽然穷,但还算平稳。
韩桂梅从崔成刚的家回到自己的家,回到原军区医院报到,后来经过申请才批的假。
她又给亲人们置办东西。
这就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崔成刚家里就发生了大事。
崔成刚他爸为了省粮食,吃的野菜特别多。
野菜都是高纤维的东西。
而年龄大的老人,本来消化功能弱肠蠕动不行,就发生了肠梗阻。
肠梗阻保守治疗失败,后来做了手术。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很大一笔钱。
他退伍这么多年了,当时攒下的钱陆陆续续的都花光了。
以前崔成刚因为给妻子看病,他已经预支过工资了。
找村里人借钱,就怕是东拼西凑的,一半会儿也凑不齐手术费。
他爸的病情可真等不了。
为了救他的老父亲,崔正刚一咬牙把工作卖了。
出院的老父亲知道儿子是卖了工作给他治的病。
老人家都懊恼死了。
这时候韩桂梅给他来信,说有一份事情可以让他做,那真是太好了。
一个月四十块钱,还给他提供地方住。在京都花销大,二十块钱应该也能吃饱了。
崔成刚预计着每个月怎么着也能剩20块钱。
韩桂梅信里还说他事情做得好,可能还会有奖励。
奖励他是不想了。
这份工资就比他在乡里挣的多了。
崔成刚一点都没有犹豫,以预计以最短的时间安排好家里的事,他就去京都。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