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乡试一
八月初三,朝廷所派乡试主考官到达杭州,初六,举办入帘上马宴,内外同考官都要入宴。
宴罢,一同入贡院锁门,内外相隔。
正式乡试这日,才三更天时候,外头天黑沉沉的没有一丝亮光,许玥已经起身和冯七一同拜别冯老爷子。
贡院前一条街就不允许马车通行,所有人只能下了马车步行。
学子手中不能拿灯笼,只有两边的衙役举着火把,光芒只能说聊胜于无,不凑的近了看不清谁是谁。
大家一同往前走,其中也少有说话的声音,到了贡院门前,三三两两成一堆,吃些早点的,还有检查考篮的,等着开门。
天际泛起了鱼肚白,衙役才将大门打开。
排队进场,几个衙役都十分认真的搜身,拆开头发、褪下外衣,片纸只字都不能带入考场,比之童子试时要严格不少。
轮到许玥了。
走入明亮的灯光下,解开发冠,稠密的青丝披散开来,脖颈修长白皙,少年风华初显,俊美到了十分。
许玥褪下外衣,交给一旁的衙役,疏离的道了一句:
“有劳了。”
“不,不客气。”衙役受宠若惊的道。
衙役检查之时,不知为何动作收敛了许多,果真什么都没有发现,许玥镇定的接过外衣穿上,提起考篮。
里面准备的干果、肉脯、糕点都被切开有没有夹带,七零八落的。
她漫无目的的想,至少没有切成冯公说的小拇指头粗细,还算有个形状在。
四周已经有了微光,过一会儿,天色就要完全亮起来了。
越往贡院内走,无人可听,她剧烈的心跳缓缓平息了下来……
这次号房是六十八号,虽然不是临近如厕之处的臭号,但秋日天气热,鼻尖依旧能嗅到丝丝缕缕的臭气。
许玥打量了一下号房的环境,还上手试了试,都没有异状,顶端看着也不会漏雨的样子:
——查了系统天气预报,会下一场大雨,足足下三天。
秋日多雨是常事,但在考场之中突然下雨,一是可能淋湿了考卷,二是可能学子身体受寒顶不住。
为了以防万一,许玥拿出防水的油布展开,贡院号舍狭小局促,都不需要踩在凳子上伸长手臂,就能将油布覆盖住顶端。
旁边的学子原见过这位名声大噪的“许三元”一面,只是从未有机会凑到面前而已,心里还有些欣喜。
不妨一眼看见了她的动作,望了一眼已经明亮的天色,心中嘀咕:
“没有下雨的兆头啊,铺油布作甚?”
而且前几日也是晴空万里,连云彩都没有一丝,完全不像要下雨的样子。
想是这样想的,乡试如此重要万分,他屁股就像钻了钉一样,动来动去。
万一呢,万一就是下雨了……这位学子打了个激灵也起身开始动作了。
……
这边,许玥摆放好了笔墨纸砚,在一旁点起了驱虫的香丸,不一会儿,蟑螂一家夺门而出,几条蜈蚣歪歪扭扭的从门缝溜了出去。
这还不够,往年乡试有考生被毒蛇咬伤,因为锁了贡院大门,只能活生生被毒死的事件。
于是,她在四周角落都洒上了厚厚的雄黄粉。
一切完毕后,大部分号房已经有了主人,许玥坐在考凳上闭目养神。
第一场的锣鼓敲响,不同于此前的考试,衙役们给每个号房发了一枝蜡烛和一盆炭火。
蜡烛用来夜间照明,炭火可以用来取暖和做饭。
八月的天气,消暑还差不多,取暖就算了,至于做饭……许玥并没有点亮这个技能。
冯老爷子早早准备好了干粮,三令五申不让许玥自己做饭。
考篮里放着的糕点、干果肉脯之类,就是她的食物来源。
乡试第一场,一共三道四书题,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道。
许玥在心中默算,四书题以二百字为上,三道就是六百字,经义题则大概是三百字左右,四道一千二百字。
看似文墨不多,三日时间绰绰有余,但所费的心力难以估量,不知多少学子到最后一刻也未作完。
十年寒窗,在此一举。
将号牌上的题目抄下来,许玥先不急着做,一边慢慢的磨墨,一边游览题目。
第一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这是后世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只不过大多只有前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大致意思是在孝敬自己的长辈之时,不要忘了和自己没有血缘的老人,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不应忘了没有血缘的孩子。
这样的话,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转动东西一样了。
这是一道“大题”,不似截搭题一般晦涩,可难度也不低。
许玥沉思了片刻,此题关键在于“王天下”,于是执笔破题:
老幼有递及之情,王天下无难焉。
随后是承题:夫天下之大,老幼之所积也,老与幼果由吾及人也,天下不诚运于掌乎!
破题、承题已经出来了,后面也下笔也是顺理成章,如山溪流淌一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