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打手板,寻师,乐极生悲
这封信中只说了一件事,事儿却不算小,便是许玥都皱起了眉,放下信叹气:
——外甥女偷偷跑上了船,等发现的时候,船都开了老大一截了,想要掉头都不好调了。
“这孩子,一股聪明劲儿用不在正地上。”
刚开始上船时一动不动,没发出一点声响,难为她忍得住,要不是许大爷起夜极为关心行李安全,可能人家能忍起码三天。
这可不是玩笑。
信中写,人小鬼大的清欢,准备了一包袱干点心,至于水也不缺。
其他人没事儿也不会来装行李的地方啊。
许大爷那一嗓子,把整船的人都闹醒了,大家纷纷过来查看情况,等发现了花猫一样的清欢,许地主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气不打一处来。
狠揍了一次手板,信上描写“手红肿若猪蹄,泪如雨下。”
该!
即便不是亲历者,许玥心中都生了一股怒气,清欢太不知分寸了,随便偷跑,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就该让她狠狠长个记性。
下面是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许玥看了两眼,不外乎两个理由,其一,是思念舅舅和想去京城玩。
这不是最重要的理由,下一个才是,也让许玥多了一分心疼,大姐姐元娘好不容易怀上下一胎,不论是自己还是婆家难免过于重视了。
自然,对曾经的“掌上明珠”有了一丝冷落。
寻常小孩子可能发现不了,清欢却天生敏锐,感受到了不同,说过后大人答应了又没有放在心上。
到底还是孩子,一生气,就想出了这个法子来。
就像现代小孩离家出走一样,主要目的是想让父母着急,并表达自己的愤怒。
许玥放下信思考,手指有节奏的敲击桌子,首先,孩子是送回去了,元娘那边发现了之后也急,两边商讨了之后决定:
——等回来再打一顿。
信中爷爷写道:
“……玉不琢不成器,清欢这个性子,可少不了要磨。”
人性本质天然,若是放任不管任其成长,便如同小树苗一般,不修剪很容易长歪。
姐夫赵双城文章火候已足,今年乡试据说十拿九稳,若是中了,今年冬日便会一家子上京赶考了……
敲击声一顿。
不能等了,京城人才极多,自己先寻摸一下合适的师傅吧,越是聪明的孩子越是难教,这可不好找。
许玥有些敬畏那些养了四五六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清欢,自己这个当“舅舅”的都觉得棘手又为难,养这么多得多操心呐?
难怪说养儿方知父母恩。
哪有什么感同身受,必须你也受到当年父母经历过的苦,那才明白了。
思考片刻,她又抽出十几张信纸来,联系朋友、同年、同僚,拜托他们推荐一下好的开蒙师傅。
这些个都是在京中的坐地户,人面上熟悉。
一刻钟后,停笔。
唤来观书把信发出去,又道:
“传消息出去,就说许家招开蒙师傅,待遇从优。”
大不了人寻来了,先订下。
能有一个合适的就烧高香了。
…………
她这边为外甥女发愁,天子此时也为家事心烦至极。
也许是这段时间好消息太多了,船队之事一帆风顺,满朝大臣拿着真金白银踊跃加入,天子定下了标准:
大海船五千料,中等三千料,最小也要一千五到两千料。
而朝臣依据品级、功劳、资历可以要的海船的数量和大小不同。
比如周阁老这个位置上,可以定两艘大船,三艘中船,五艘小船。
不可谓不多了。
当然,似许玥这般被天子开了后门的人没有这些限制,有多少银子,就可以换多少海船。
“料”是一个船舶使用的单位,一料大概是十立方尺,比如五千料,可以载五六百人,是极大的船了。
标准中最小的一等,也可载两百人。
以程家来说,他们从前搞海上交易的时候,也只有三艘两千料大船。
一分钱一分货,船大,价格就贵。
冯意远在富昌却和京城的天子十分有默契,买船的人还没到,他便将价格定的稍微高了一些……
有富昌人害怕砸手里,忧心忡忡:
“大人,这些人也不是冤大头啊,要是卖不出去咋办?”
“放心吧,他们可有钱的很。”
冯意胸有成竹,想起玥哥儿送来的信上,谢了自己的提点,让其挣了一笔“巨大”的银子时,心中便是一笑:
海贸之利如此之大,刚开始出点血又算什么。
又吩咐下去:“让船厂的人不要停工,如今现船不多,要多准备一些,千万别浪费时间啊,一分一秒都是银子!”
他这样信誓旦旦,富昌百姓也就安心的信了——冯大人说的何时有错?
也没让他们失望。
第一波人到了,听到大船一万两,中船六千两,小船四千到三千两的价格,只纠结了半天就下手买了。
后面的人一边在肚子里骂贵,一边互相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