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91章 抢占预警机市场

第891章 抢占预警机市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雷达以外,光控相控阵天线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似乎是电子侦察设备。

当然也可以说是被动雷达——

天线,不仅仅是用来发射信号的。

还可以用来接收信号。

传统的电子侦察装备为了适配不同的信号频段,通常要在周围装满各种样式和尺寸的天线。

所以,电子战单位的外形,往往都比较……

抽象。

尤其以空间紧张的电子战飞机为甚。

如果只是侧面、机背和机腹凸出来一部分,那已经算是比较清秀的了。

当然,对于军用型号来说,丑,不是问题。

问题是在付出了外形上的巨大代价之后,仍然要在性能上做出取舍。

除非载机平台真的非常大,否则在体积和重量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对所有的常用信号频段面面俱到。

但如果能把两个甚至几个天线整合到一起,那对于电子战飞机来说显然是个巨大利好。

……

不过,狂喜终究是短暂的。

一项新技术,尤其是这种颠覆性的新技术,从理论到落实,中间往往有重回从难关。

常浩南和王晓模毕竟都是工程师出身,因此还是很快开始考虑更具体的实践问题。

思索半晌之后,后者首先开口道:

“要想落实这个多波段雷达,具备大带宽工作特性的天线虽然是关键技术,但其它层面,比如发射/接收机设计,还有多波段共同作用情况下的目标识别算法,这些也都需要时间来研发。”

“所以我觉得,现在首先要做的,还是先建一個原理样机,把整个流程给走通了。”

“原理样机肯定是要搞,但问题其实不止在技术上……”

常浩南也补充道:

“最开始我提到的光开关,无论是光纤布拉格反射光栅、光纤色散棱镜,还是空间光调制器和可控反射镜,都是高度精密的光学元器件,要么完全不能国产,要么国产的良品率很低,根本达不到工业化的要求……”

“其实别说这些了,就是最基本的光纤,最多也只能算是纸面上解决了国产化的问题,实际应用还是以进口型号为主。”

他的团队刚刚才开始生产超短脉冲激光的工程样机,对于这些光学或者光电元器件的情况自然了如指掌。

脉冲激光加工设备还能勉强算作是科研设备,而且其实只实现了半光电化,大部分耗材仍然是电学元件为主,单单用点进口光纤问题尚且不大。

但预警机和搜索雷达无论再怎么洗白,那也是纯纯的军用装备。

就算欧洲人发挥资本家卖上吊绳的精神闭着眼睛出口,解放军也未必敢要这么个核心元器件完全依赖西方的型号。

而且,尽管二人刚才一直在用346型雷达作为例子,但在眼下的2001年4月,346的基本型已经基本完成了国家鉴定测试,包括其载舰052c也接近设计定型,动力系统暂时和已经开工的052b一样,使用进口的ugt25000。

如此高完善度的两个型号,眼下的军事斗争形势又不容乐观,不可能因为出现一点新技术的端倪就停下等着。

换句话说,在舰载雷达层面上,这个光控相控阵的构想,乐观点说得等到346的下一个改进型,甚至有可能等到再往后的第二个改进型才能用上。

所以,必须得额外找机会进行一轮技术验证。

“如果搞个出口型号呢?”

常浩南的思路愈发狂野起来:

“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多波段的事情放一边,整个小型的t型天线相控阵雷达,就以150°广视野和轻量化低成本做卖点,而且反正不是咱自己用,那核心元器件国不国产的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没准国外用户人家自己还有进口渠道呢。”

“相比单纯埋头搞技术验证和研发,这样至少有利可图,后续国内厂家或者研究所做国产化替代的动力也能更强一些。”

技术这东西,只要走到了赚钱这一步,那后面其实很容易就能循环起来了。

就怕只见投入不见产出,那即便是国家拨款扶持,也得先掂量掂量。

而且,如果一个行业只靠国家拨款发展的话,其实也很难说有什么前景。

所以,常浩南重生以来的惯用路径,总结起来就是“先通过关键技术或型号打通产业总循环,再回过头来逐渐提升国内总体水平”。

这一次也不例外。

“小型预警机……”

王晓模摸了摸胡茬已经发白的下巴:

“那载机平台呢?”

按理说,这应该是常浩南最本职的领域。

然而他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这不重要。”

“既然目标是要出口创收,那就在商言商。”

迎着王晓模疑问的目光,常浩南继续解释道:

“我们出口的不是预警机,而是一套单独的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

“当然,如果用户愿意用,那我们也可以提供新舟60,或者是c808平台的完整解决方案。”

“但如果用户希望载机能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