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12章 关于教育

第12章 关于教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医学奖授给了奥地利的解剖狂魔罗基坦斯基,作为新维也纳学派的代表和近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一直主张实践出真知。

历史上在罗基坦斯基的主持下,从1827年取得医学博士以后到1849年,22年的时间里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共记录了59786个解剖案例,传闻中他亲自参与解剖了超过三万具尸体,但实际上有罗斯坦斯基署名的案例只有12113个。

提起新维也纳学派人们总会想到“精神病”三剑客,奥托·魏宁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但实际上罗基坦斯基才是真正将新维也纳学派引入辉煌的那个人,他的《病理解剖学手册》和《新人体解剖学》揭开了解剖学的新篇章,同时也用大量的案例为当时新维也纳学派医生的众多猜想提供了例证,为新维也纳学派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可能。

罗基坦斯基的成功也离不开优越的环境,奥地利帝国虽然是天主教国家,但是对于医学界一直很宽容。

在1832年疫病横行的时代,罗基坦斯基更是成功说服弗朗茨二世下令对所有原因不明的病死者进行解剖。

这项法令让奥地利帝国的解剖学在之后的数十年里独领风骚,有人说这是弗朗茨二世一生做过最明智的决定。

历史上的罗基坦斯基还是一位素描大师,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当时照相技术还不成熟。

但此时却不同,罗基坦斯基从一位素描大师变成了一位摄影爱好者,因为奥地利帝国的摄像技术已经远超历史同期。

这样的权威也有其黑历史,比如对待塞梅尔魏斯医生和他的洗手法的态度。作为医学界的权威,罗基坦斯基更是有着解剖上万具尸体的经验,每天与尸体同吃同睡。

严重的幸存者偏差告诉他,塞梅尔魏斯医生就是个骗子,否则自己早就该死于感染才对。

哪怕按照塞梅尔魏斯医生提出的4%致死率,那罗基坦斯基也该死上成百上千次了。

与前文提到过的托马斯医生相同,这些维也纳医学界的泰山北斗们开始疯狂攻击塞梅尔魏斯医生,最后将其送进了疯人院。

至此塞梅尔魏斯医生成为了医学史上最悲哀的吹哨人之一,有些事情就是很难解释,在新的技术瓶颈突破以前甚至无法解释。

所以弗兰茨才会拉着教会一起当那个吹哨人,哪怕那些权威再生气也没能力把弗兰茨和上帝送进疯人院。

弗兰茨从头看到尾,这些人大多都有贵族身份,有些人甚至拥有爵位。

“唉,合着奥地利贵族就是没有政治和军事人才呗。”

弗兰茨还是按照原计划将这些漏网之鱼吸纳进了贵族阶级之中,除此之外他还准备将各地高考的前三名也授予贵族身份。

在奥地利帝国贵族身份其实不难弄到,只要有钱甚至可以直接购买,只有爵位是无法直接买到的。

所以弗兰茨的这顿操作并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相反由于为政府省了一大笔钱反而会有人对此大加赞扬。

弗兰茨要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义务教育,根据报告至少要兴建五千所小学和三千所中学。

仅仅是初期的投入就需要2000万弗罗林的建设费用,而教师的工资和学校的日常维护费用更是惊人。

为了跟上义务教育的进度,弗兰茨一口气招募了十万名大学生,再加上奥地利帝国原有的六万名中小学教师,十六万教师的工资便会达到3200万弗罗林。

弗兰茨曾经为了提高教师的热情和吸引更多人去做教师将其工资提高了一倍,此时奥地利帝国教师的平均工资为每年200弗罗林。

如果没有奥地利帝国教会提供的十万名教士,那这缺口只会更大。

根据之前试点教育的经验,一所小学一年的维护费用会在三百到五百弗罗林之间。

实施义务教育之后,这些学校的维护费用一年就要六七百万弗罗林。

第一年需要六千万弗罗林的经费,之后每年也需要近四千万弗罗林,而且这个数字极可能会逐年递增。

这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弗兰茨可以搞一个分期计划,将五千所小学和三千座中学分成五年,这样一次性投入就减少,对于奥地利帝国的财政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建设重点是城市和相对稳定的地区,这样成本低、阻力小、效果也明显。

至于农村和相对动荡的区域可以先靠教会学校顶着,但同样会给予他们升学考试的资格。

弗兰茨认为教会一定会欣然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毕竟他们也知道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有信仰。

弗兰茨招募的十万待业大学生可以先从地方小吏做起,同时还能学一下地方方言方便以后教学。

除此以外也能让之后毕业的大学生看到光明的未来

大学生过剩的问题,在奥地利帝国不存在,因为推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学的入学率只有1%左右。

考虑到奥地利帝国实际受到教育的人数,奥地利帝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都不到,这其中还有一半以上是靠家里有钱有势混文凭的贵族和富家子弟。

除了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以外,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