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三十一章 去处

第三十一章 去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第三十一章 去处

双水村耕地丈量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一直以来,双水村都只知道种地,收粮食,根本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尤其是哭咽河大坝建成之后,新平整的土地一直都没有精确丈量过,只是大概的数字。这不盘算家底是不知道,现在双水村所有耕地连同自留地加起来足有一千多亩地,按照人头去分的话,每人可以分到四亩多左右。

所有人知道这个数字之后,一时间人心浮动,有的想着自己耕种,这么多地打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喝不愁。也有人担心自己耕种的话,未来能不能种好这个地?尤其是对于孙玉亭这样不喜欢劳动的懒人来说,自己种地是多么难得事情啊。

赵舒城召集双水村所有的村民开会,说了关于生产责任制的事情,也说了大队跟自己的想法,原则上是双水村继续保持集体生产的模式,但是如果有人想要自己承包种地,也不拒绝。

村里调整自留地跟耕地的布局,承包的土地直接集中到一起,方便农民自己耕种。但是这村子里平整的耕地,还是集体耕种模式。另外如果集体种地的话,按照赵舒城设想好的方式,发放工资跟粮食等等。

对于分到原先那些犄角旮旯耕地的农户,村里也给予补偿,原则上每户每年分给一百斤粮食,作为不分给他们平整的水浇地补偿。

很快一切都被确定下来,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相信赵舒城,选择集体生产,只有少数几户人家,想着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粮食。

短短几天的时间,双水村的耕地就划分完成,参加农业合作社的人没有什么变化,那些自己承包土地的人家,也分配了土地、牲畜和农具。

双水村中主动要求包产到户的人家大部分都是一队的,而二队的却都按兵不动,因为曾经他们都是中农以上的成分,当年被收拾的不轻,自然不敢冒险。

所有人都在看着包产到户的人家,如果他们明年的收成不错,也许他们明年也会要求包产到户,但是如果比不上村里集体生产,那么继续维持这样的情况也不错。

双水村的分地并不是个例,黄原地区其他村的生产责任制也都已经铺开了。现在的生产方式可谓是多种方式并存别的不说,单单是石圪节公社的东拉河流域的四五个村子,罐子村就是实行的生产责任制,双水村少部分人是包产到户和生产组,下山村直接就是全部的包产到户,而公社谁在的石圪节大队,则还是坚持大集体生产方式。

时间很快到了翻耕麦田的时候,那些承包到户的人家扛着自己分到的生产工具开始起早贪黑的去耕地,仿佛发了疯一样,不光把麦地比往年多耕了一遍,甚至把集体多年荒芜的地畔都拿着镢头挖过,把肥土刮到地里。

整个麦田仿佛是棉花包一样松软,地畔却被刮的像是狗啃了一样干净,这种地就仿佛是绣花一样。甚至为了来年能多一点收成,还在地里多施了一遍化肥。

参加集体耕种的人都觉得说不定明年这些人自己的地里就要多打不少粮食,甚至每个人家都要发的流油。

可双水村自己购买的农用机械到了村里之后,这种羡慕的情绪就减少了很多。往年耕种的时候,除了集体的老黄牛之外,大部分都是人卖力气去刨地,现在直接用拖拉机耕地,一台拖拉机一天干的比他们这些人干的都多,甚至还要快上不少。

虽然不能跟那些承包到户的一样绣花一样耕种,但是这省去多少人力物力,而且还能早点撒上种子。

赵舒城没有管那些自己承包土地的人,现在一门心思的规划着自己的大农场计划,现在村里的钱不是很多,所以只买了两辆拖拉机,所以除了养殖场的工人之外,其他人还要集中到土地上劳动。不过赵舒城准备明年继续买拖拉机,甚至真的实现只有几个人耕种土地,其他人全部去干别的劳动。

麦子种完之后,犁耙就挂起来,等到了白露的时候,锄头也要束之高阁。

农历八月,这是庄稼人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不能不热,也不饥饿。走到田野上,手脚还能时不时的碰到果实。秋收也开始拉开帷幕,打枣节也要到了,收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等等。

农忙完了之后,人就自由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对于那些承包到户的人来说是如此,但是对于生产队的人来说,却还没有到马放南山的时候。

他们地里的活是干完了,可集体的工作还没有。尤其是养鸡场养猪场扩建,堆肥,还有枣园未来种植畜牧的事情,仿佛一年到头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当然所有人没有不开心,因为只要去参加劳动,而且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那么每周都可以拿到钱,这些钱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承包到户的人家对此也是羡慕的,他们不由怀疑自己退出集体劳动是不是错的?他们也想参与进来,在农闲的时候,能多挣一点也是好的。

可为了农场工人跟养殖场工人与其他村民的待遇不同,所以他们只能算是打零工的,能拿到的工钱相对来说只有一半。

也不是没有人觉得少,也有的人说闲话,但是集体劳动的人反而有种优越感,他们直接给怼了回去,说这是他们集体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