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在大秦当国师之内阁制度
等下人紧闭大门,谢绝访客后,郝帅一看时间。
得!
早饭变成午饭了!
好在厨房的人不傻,知道根据时间来安排膳食。
在秦朝,普通的老百姓还是通行“一日两餐”,而在富裕的家庭逐渐出现了“一日三餐”的情况,至于像郝帅这种最顶级的人,当然是想吃几餐就吃几餐了。
等郝帅带着吕素两姐妹坐在案几边,下人们将准备好的菜肴全部都端了上来后,主食是郝帅最爱的米饭,配上香喷喷的红烧肉和各式小炒。
这些饭菜都是厨房在吕雉的指导下做出来的,特别是那些炒菜,用的还是郝帅提供的铁锅。
秦朝时可没有铁锅,铁锅要到宋朝之后才流行起来,所以煎、炸、炒是没有的,主要以火炙(用火烘烤)、石燔(将谷物置于烧烫的石块上焙熟)、汽蒸、水煮。
王公贵族吃肉时,需要用鼎把整块的肉煮熟,再用小刀插在肉上取出来,放在砧板“俎”上,切开,蘸调料吃,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由来,不过它发生在吃饭时,不是后厨里。
那时候也有生吃的做法了,生鱼片此时已经就有了,也有菜和肉一起用水煮成“羹”(一种黏稠的汤),或腌成“菹(zū咸菜)”来吃。
作为吃货帝国出来的人,什么都能讲究着,唯独在吃这一项上,郝帅从不讲究。
之前在沛县时,就对大秦的饮食文化彻底没了指望,一日三餐都是让吕府的厨房用郝帅提供的食材和厨具烧制的。
刚才刚到国师府,作为总管的吕雉就找郝帅要了一套厨房的用具,并指导厨师使用,这才做出了这些勉强能下得了口的饭菜。
“看来得找人去将高要带来。”想到剧情中最后变成赵高的可怜人,郝帅决定还是帮高要一把,将他带到国师府,既能让他享受到封建社会的腐朽生活,还能继续他喜爱的厨师事业。
最主要的是能让郝帅在秦朝的这段时间也吃上现代社会的各种美食!
如果不是还不想让吕素和吕雉知道自己能穿越世界的事,郝帅真打算回鹿鼎世界吃饱饭在回来。
勉强吃个半饱后,郝帅就带着两个媳妇回屋午睡去了。
……
睡了个舒服的午睡之后,郝帅才慢悠悠的在小太监的带路下来到始皇帝的寝宫之中。
此时寝宫中的始皇帝没有在修炼,而是正在批阅奏折。
看着桌子上那堆积如山的木简。郝帅对始皇帝的勤奋有了直观的认识。
之前说到始皇帝每日批阅一石头,也就是120斤的奏折,秦时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换算过来也多达60斤。那时候的公文一般都用木简或者竹简书写,60斤的文书,正常情况下可以书写十多万字。
这可不是我们平常看小说,翻翻就看完了,那时可没有标点符号来断句的,所以每天阅读60斤奏章的工作量,再加上需要思考和批阅,这是异常辛苦的一件行政事务,而始皇帝却是每天都坚持了下来。
“国师,你来了,等朕处理完这些政事,在向你请教修炼上的事。”始皇帝抬头看了眼进来的郝帅,又继续低头看奏折了。
“陛下你先忙,无需理会我。”郝帅摆摆手,表示你忙你忙的,我就随便看看。
随手拿起一卷竹简,打开一看,是一道某县发生灾害,上书如何处理的奏折,后面被始皇帝密密麻麻的批注着如何处理的方法。
“噗呲~~”看到这,郝帅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堂堂一个帝国的主宰者竟然亲自处理一个县的赈灾事宜,这情况就和现代社会,大长老亲自指挥县城如何发展经济一样。
难怪始皇帝要没日没夜的批阅奏折!
就始皇帝这工作量,简直是皇帝中的战斗机啊!
按这种趋势,估计就算始皇帝没重金属中毒而死,也早晚会过劳死!
“国师何事发笑?”始皇帝听到郝帅的笑声,抬头问道。
“陛下是每日都这样批阅奏折的吗?”郝帅反问道。
“自朕亲政以来,一向如此,特别是朕统一六国后,朕更是昼夜批阅,不敢懈怠!”始皇帝对自己的勤奋很是自得。
“陛下为什么不让丞相他们分担一些呢?”
“这个~”始皇帝沉吟道。
郝帅一看始皇帝的表情,就知道这是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了。始皇帝之所以不放权,应该是怕相权做大,成为尾大不掉的麻烦。
“陛下是担心相权做大,威胁到皇权吗?”郝帅直言不讳的指出道。
见始皇帝认同的点了点头,郝帅继续道:“其实陛下根本无需担心,有个圣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只要陛下掌握着整个大秦的军队,又有何人能威胁到陛下呢。”
“枪杆子里出政权?”始皇帝仔细回味着这句话,最后赞同道:“果然是至理名言!”
“而且陛下完全可以在三公九卿之上再设置一个内阁,选朝中五名或者七名重臣入选为内阁成员,全国各地的奏折先是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陛下批准,最后下发执行。”郝帅将明朝的内阁制度提前一千多年提了出来。
始皇帝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