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八百二十四章 铸就一支无往不胜的航天尖兵
听到这里,吴浩微微点头,能够看得出来,林文泽在这方面工作做的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吴浩并没有急着肯定,而是当即问道:“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你们如何如何保证这些培训出来的载荷专家们能够符合要求,跟得上航天发展的步伐?”
林文泽推了推眼镜,沉稳回应:“确实,这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定期选派工程师参与前沿技术研讨、学术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内部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学习科研小组,鼓励工程师自主学习,科研。”
林文泽再次滑动透明平板,展示出相关的培训资料:“此外,我们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制定了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熟悉地月转运系统的实际操作,我们搭建了一套高度仿真的模拟系统。”
林文泽介绍道:“工程师们在这个模拟系统上进行各种故障模拟和修复练习,通过不断地实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行业内的顶尖专家进行指导和授课,让他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不过,”林文泽话锋一转,说道:“随着我们太空项目的不断增多,尤其是一些重大航天项目,比如我们的月球探测项目,知海月面科学考察站的入住管理运营等等,都是非常复杂,对于知识技能甚至是身体条件因素的要求都非常高,甚至非常苛刻。
所以我们针对于这种情况,对于这些载荷专家以及航天员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相关培训,以便于他们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术,新理论支持。
比如,针对月球特殊环境下的设备维护和升级技术,以及与地月转运系统相关的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控制技术。
所以,我们正在调整培训计划,增加这些方面的课程内容。”
吴浩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是很有必要的。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的培训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要确保每一位航天员和载荷专家都能熟练掌握最新的技术,为月球探测项目,知海月面科学考察站,以及未来更加宏伟庞大的项目,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说到这里,吴浩话锋一转,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道:“不过,航天员和载荷专家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后续还得持续关注、强化训练。尤其是这个心理韧性,得加强啊,毕竟我们要面对的可是一个比地球更加残酷的地外环境,没有强大的心理,是很容易崩溃的。”
林文泽神情专注,推了推眼镜应道:“您说得对,心理韧性是长期太空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像之前我们模拟太空站突发严重故障,氧气泄漏、电力中断,部分候选人起初出现了焦虑、紧张情绪,但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迅速调整心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操作,最终成功化解危机。
这过程不仅考验他们的专业技能,更是对心理抗压极限的挑战。”
“嗯,实战模拟最能锤炼人。”吴浩目光深邃,若有所思,说道:“除了这些常规训练,还有没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来磨砺他们的意志?”
林文泽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兴致勃勃地介绍:“有的,我们学习国外和我国航天员的培训经验,尝试过‘荒野求生’式的特训,把航天员候选人投放到偏远荒岛,只给予有限物资,让他们在恶劣自然环境下生存一周。
期间,他们要面对食物短缺、恶劣天气、搭建住所等重重困难,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自主、坚韧不拔精神,以及在极端困境下的心理调适能力。
还有一次,安排他们在黑暗、狭小的模拟舱内独处 48小时,切断一切外界通讯,模拟深空飞行中的孤独感,让他们学会与内心对话,战胜恐惧与寂寞。”
“这些训练看似残酷,实则必要。”吴浩微微动容,感慨道,“太空之路,充满未知与艰险,唯有内心强大如钢铁,才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林文泽赞同地颔首:“的确如此。
而且在日常训练中,我们也注重团队凝聚力的打造。通过各种团队拓展活动,如多人协作太空舱搭建、模拟太空救援接力等,让航天员们明白彼此信任、紧密配合的重要性。
毕竟在太空中,他们是一个生死与共的整体,一人失误,可能危及全体。”
“非常好,全方位、立体化的训练模式,才能铸就一支无往不胜的航天尖兵。”吴浩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会议室。
肯定了林文泽的工作,吴浩转头冲着余成武他们笑着说道:“不止要搞好航天员和载荷专家的训练工作,相关的宣传工作也不能落下,这点来说非常重要。”
说到这里,吴浩冲着余成武问道:“我记得之前不是说过,要搞一个公开向社会招募航天员和载荷专家的活动嘛,搞了了吗,我怎么没见什么动静?”
余成武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连忙说道:“吴总,这个活动其实一直在筹备当中。
只是这中间遇到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