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三年一度的会试
会试又叫春闱,一般在二月举行,考场设在礼部,称“贡院”。
参加会试者均为乡试录取的举人。
也就是说不是举人是没资格参加会试。
像钱鹰扬因为上了副榜,又被直接推荐到国子监读书,称为副贡。
但他依旧没有资格参加会试。
想要参加会试,只能重回广南参加乡试,上了正榜成为举人后,才能进场参加会试。
副贡生的好处是一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不用获取乡试资格。二可以有资格参加官员的铨选?。
会试又分三场。
第一场二月九日至二月十一日。
第二场二月十二日至二月十四日。
第三场二月十五日至二月十七日。
每场考三天,总共考九天。
会试与乡试不一样的是每一场考完后可以出来休息。
不用一连九天在贡院度过,会试比乡试人性化。
所以一直都称“金举人银进士”,科举最难的是乡试关,能过乡试的都是人中龙凤,天之骄子。
会试考的内容和乡试大差不差。
囊括了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算学诗赋,律法官文以及经史时务策。
会试的时务策比例比乡试更重,主要考考生安邦定国的见解。
对八股文的形式反而放松要求,没那么死板。
会试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八人。
主考要求三品正卿以上兼翰林院学士,同考官均要出自翰林出身的“由科第有学行者”的官员担任。
会试结束后,考生的试卷经糊名、誊录、校对后,由同考官分房阅卷并进行预选。
为了防止作弊,这个过程看不到考生字迹,信息。
只能看到考生答卷的内容。
如果发现卷子出现不该有的记号,一律罢黜。
预选出来的考卷送主考官审阅并拟定名次,写成“草榜”。
草榜拟成后,再由主考官和礼部知贡举官主持,将拟定录取的“朱卷”与考生的“墨卷”进行“对号”。
编号不对者弃而不取。
复核以后,再行“填榜”,即正式确定录取名单。
会试录取率比乡试高,不过一般都固定在三百名左右。
这次因为新帝登基的元年,录取名额会比往届的多三分之二。
同样也因为这个缘故,参加会试的人数暴增,京城的客栈,会馆人满为患。
有些来得晚,又找不到地方投靠,在京城无人无物的举止会选自住在寺庙。
一来寺庙清静,二来寺庙通常都会闯开大门,欢迎举子入住。
孙山听过不少关于书生借宿寺庙发生的奇异故事。
比如半夜女子敲门,狐妖迷惑书生,看到和尚半夜吃肉,半夜地府判官邀请书生下地府做官
看到京城的各地寺庙住满投宿的读书人,孙山总算理解这些异文怪谈为什么总以寺庙为背景来写故事了。
此时的会试并没有分南北榜,也没有发生什么“南北榜案舞弊案”。
大乾的会试是全国各地的举人齐聚京城,一起参加会试,一起进行比拼。
或许因为先帝选择在京城登基,刚上任后,不仅鼓励开垦,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扶植工商业,整肃吏治,还注重教化。
倾斜资源教化薄弱的地方,所以目前南北方学子的教育水平、考生质量高并没有拉开特别大的差距。
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没有爆发利益上不可调和的冲突。
孙山看了看往年会试录取考生的籍贯,还是南方学子偏多,特别是江南,闽赣一带,数量比其他地方多。
孙山担心迟早会爆发冲突。
至于是怎样的爆发,这是以后的事,孙山对此也无能为力。
所谓南北榜--南北卷,就是会试阶段,南方举人,北方举人的试卷分别呈阅。
南卷占60%的录取名额,北卷占40%。
接下来殿试,就不分南北卷了,统一按照成绩排名。
打个比方,这届总共录取100个举人为进士。
在南卷中录取60人,在北卷中录取40人。
然后这60人和40人,不分南人和北人,统一放在一起参加殿试。
然后按照殿试的成绩排名。
如果南人囊括了状元,榜眼,探花,甚至排名前60都是南人也可以。
北人也一样的道理。
能进入殿试环节,代表不会黜落,并不影响录取名额。
实力强的霸占头名,也不能怨天尤人。
到了后来又分为南,中,北卷。
录取比例是55%,10%。35%。
类似现在高考,有全国一卷、二卷、三卷、江苏卷、上海卷等等。
按照地区分配录取名额。
此时此刻的孙山不用理会这个问题
此时此刻他参加的会试依旧是全国一张卷子。
不分地域,不分身份,全部人在一起评卷。
上榜就是上榜,落榜就是落榜。
没有这种那种附加分,一张卷子定输赢,同时一张卷子也几乎定了一个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