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博学者的二次元 > 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沐云的谋划!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地袁术

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沐云的谋划!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地袁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沐云在《帝望》里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其深意的。

覆灭氐人,除了向《帝望》诸国各方势力宣告自己的存在,并为解决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做铺陈以外,也为汉灵帝和那些世家豪门照亮前路,让他们将目光渐渐地从大汉帝国内部移向外部。

杀胡令的颁布,既降低了黄巾之乱的影响,也对大汉帝国周边的蛮夷势力形成威慑,为乌桓日后的内附埋下伏笔。

重点是,此举缓和了公孙瓒与刘虞之间的理念不合,并使丁原放下心中对吕布的成见。

覆灭羌人,除进一步扩大沐云的影响力,并使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的存在消失进入倒计时,也促使董卓西进,收复西域诸国,降低董卓之乱历史剧情触发的可能。

发出最后通牒,命乌桓内附,在解决五胡乱华特殊历史剧情的同时,也激化了大汉帝国与鲜卑之间的矛盾和战争,使汉灵帝和世家豪门将目光移至鲜卑那边,为那些世家豪门走出大汉帝国埋下伏笔。

重点是,沐云借此让公孙瓒和刘虞分开,并使丁原和吕布走出了大汉帝国。

在沐云的影响下,公孙瓒和刘虞的关系虽然和缓了许多,可其理念冲突还是存在的,要是让他们两个继续待在幽州不动,难保他们两个不会在命运之力的修正作用下,再次发生冲突。

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公孙瓒去打仗,然后让刘虞留守幽州。

真别说,这两个人虽然矛盾重重,可配合起来却是异常地合拍,一个只管在原乌桓疆域杀个酣畅淋漓,一个负责在幽州运筹帷幄,一边梳理幽州的内政工作,一边有条不紊地为北伐鲜卑的大军提供各项后勤支援,配合得恰到好处。

至于公孙瓒和刘虞二人,为什么会照着沐云的想法进行分工,且不担心对方使绊子,这就得提一提前文曾提过的【十三壮士归玉门】的典故

公元七十四年,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

次年,北匈奴单于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

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战的时候,万里之外的东汉首都洛阳,皇帝与大臣,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要不要派救兵?

那个时候,通讯极其不便,反对派救兵的一帮人说:咱们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等到咱们援兵赶到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了。

此时,另一高官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他面对汉章帝和文武百官,说出了在历史上有名的一段话,至今读起来,仍荡气回肠:

〝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这是古代版的【不抛弃、不放弃】——咱们大汉,做人做事要厚道,将士远征,危难之际,不管他们了,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所以,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

汉章帝虽然刚登基,有着满满的血性,于是下令:启动救援计划!

汉兵粮尽,陷入困境。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

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二十六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十三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这段典故,使大汉帝国汉室与那些世家豪门之间的斗争仅限于【内战】,一旦出了国门便会一致对外,不会有人在暗中使绊子。

公孙瓒和刘虞虽然理念不合,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他们还是有觉悟的。

丁原和吕布的部分,则又是另外一个情况。

丁原虽然文韬武略都有一定的造诣,可相较于那些世家豪门的精英,以及李儒和王允这种属狐狸的家伙,那就显得有些拉垮。

丁原如此,就更不用说是脑袋一根筋的吕布了。

与其让他们两个进朝堂,然后被那些人给玩死玩残,还不如让他们去北边和鲜卑作战。

正是基于这些考量,沐云才会透过种种布局,提前激活大汉帝国与鲜卑之间的战争。

只是,这般作为也产生了负面效果,所以沐云才会拿出石制令牌进行拍卖,使人间界与《帝望》接轨,让汉灵帝等人离开《帝望》,并藉由前面的这些布置,引导他们颁布诸夏令这样的政策。

沐云,又或者该说征西将军沐云的存在,让许多人看得很是眼红,只是因为前文提到的历史残留原因,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实力,才让那些世家豪门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只不过,这些人虽然不敢自己动手,却不代表他们什么事情都不会做。

在大汉帝国的朝堂上,有资格和沐云对线的人不多,会傻到被他们当枪使的更少,翻来覆去也就袁术这个脑回路清奇,又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家伙会上他们的当,在经过一番吹捧和怂恿以后,就傻乎乎地跟沐云对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