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解答一些问题
发了蕃部丁壮五万人——葛逻禄、突厥种部落。
再回到唐代兵力。
到了中唐藩镇割据时期是多少人呢?
穆宗、宪宗时期都有宰相汇报,九十九万余人——具体数据我上本书写过,记不清了,99万7千多还是8千多的,精确到了个位数。
宰相的正式奏疏,精确到个位数,做不得假,至少兵籍文册上有这么多人,财政预算也要按这么多人来制定。
唐三百多州,每个州都有州兵。几个州组成一个藩镇,有镇兵、牙兵。
一些重要地点,还有县镇兵。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士兵们不愿意屯田了。
除了少数边远军州,物资转运困难的地方还有屯田现象外,剩下的都是职业士兵。
中晚唐一个兵年花费20-24贯石,当时全国财政收入最多时3600万贯石——和明清时不一样,中晚唐两税法(以财产多寡计税,不按户计税,有钱的多收,没钱的少收,有点类似清朝的摊丁入亩)时,商税(榷盐、榷茶、榷铁、榷漆等等)最多时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一半。
当时唐廷给每个藩镇定了军额,如宣武镇十万人、淮南镇三万五千人、幽州镇五万人等等……
数据有据可查。
养不活兵的藩镇,中央补贴,这些藩镇一般相对听话,愿意为中央打仗,讨伐不听话的藩镇。
至于有人提到西班牙养多少兵费劲这种事。
我第一本书正好写大航海时代的,比较了解那时候的内容。
首先,那是募兵,即职业士兵。
其次,火器时代,花费激增。
第三,国王其实没什么钱。
英格兰国王为了打英荷战争,把老婆的嫁妆都卖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这些债向谁借的?
贵族、教会、银行家。
这是东西方国情的不同。
军事和外交归国王,国王打仗,贵族、教会不一定出钱的。
国王只能在直属领地征税,或者借债。
伦敦或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还给国王高利贷,比如信誉不好的西班牙王室,借贷成本是年利率20,因此几次破产。从美洲运回来的金银,经常来不及铸币就直接以银条、银块形式拿去还债。
另外,西班牙60的收入,是被王室奢侈花费掉了,并没有用到军事上。
好像扯远了。
再说回匈奴。
胡人政权,你用汉地的标准来衡量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胡人政权的征兵形式大同小异。
有据可查的契丹,一户出一丁是常态,三户出两丁也不鲜见,出征的人还要自己准备武器和一部分粮食、肉干、奶酪。
他们种地后就不管了,秋天才收,中间不需要忙活,反正“靠天收”。
男人出征后,女人小孩亦可勉强放牧,维持生产。
大发之下,所有成年男丁齐上阵,固然会影响农牧业生产,但负面影响远不如汉人那么大——当然,非到生死存亡时刻,也没哪个首领闲着没事玩“大发”。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几乎没有维持成本,所以不存在养不养得起这种事情,因为他们就不养兵。
胡人正规化建设后,也会尝试组建职业士兵,比如契丹的皮室军,平时就有人供养,不怎么需要干活,专心训练就是了。
另外再谈一下组织形式。
此时基本是部落、氏族形式。
历史上胡人组织形式出现质的提升,是唐代的吐蕃。
吐蕃实行“茹—东岱制”。
翼长、万户、千户、百户、小将——翼长统领至少一个万户。
这是史上第一次出现如此严密的组织结构。
茹—东岱制下,各级官员管军又管民,以军法治民,组织度非常高。而且军事装备非常好,从中亚、天竺掳掠了大量工匠,有成建制的具装甲骑。
说实话,若非吐蕃这种农牧混合国家运气不好,遇到了上升期的唐朝,估计会很厉害,毕竟安史之乱后,他们深入中亚,与阿拉伯人激战,还经常南下印度抢劫。
当然,吐蕃运气也不错。
唐玄宗天宝年间,吐蕃连吃败仗,损失惨重,九曲之地尽皆丢失,有亡国之忧。但戏剧性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了,吐蕃又活了……
吐蕃的制度,与女真的猛安谋克制、蒙古的万户制大同小异。
即胡人打破了部落、氏族的藩篱,以一种组织度更高的形式调用他们的人力物力,并且提升了凝聚力。
这会的匈奴还不存在这种组织度。
最后说一点,算是我的个人见解,不一定对。
就总体而言,募兵制是要优于征兵制的,缺点是维持成本太高。
不打仗的话,募兵也要领工资,而征兵在家种地,是农民。
打仗的话,募兵要领双倍乃至三倍工资——中晚唐防秋,各藩镇派兵到边境,帮助中央守边,朝廷给两份工资,藩镇给一份工资,三倍工资。
而征兵打仗,还是没有工资,或者只有极少的赏赐。
在募兵制大规模开启前,压根就没军饷这个概念。
另外,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