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不给我就抢
的机组都工作,也不能满负荷工作,那不是糟践机器呢嘛。
这种事往后十多年发生过,就是李学武担心的状况,全国一年6000千瓦以上机组干废达38台。
为啥,就因为满负荷,全天作业。
谁指挥的?外行,那个时候叫ZZ挂帅,一切行动听指挥。
“能有三千万都算好的了。”
李学武附和道:“解决了发电站的问题,咱们还得解决煤炭的问题呢。”
“哈哈哈——”
会议室内,包括董文学在内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守着钢城谈煤炭,李学武这句话意有所指,说的根本就不是煤炭的问题。
昨天晚上,董文学已经与他沟通过了,自然清楚他是怎么想的。
当然,经过李学武的解释和汇报,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隐患和担忧。
“水桶里不能养鱼,河塘里养鱼也没有可丁可卯的,对吧?”
董文学并没有着急点李学武的名让他发言,而是用一种很和气的语气讲道:“要计算实际发电量,要有充分准备。”
“同时呢,也要计算生产用电量,还要做好充分的预算。”
他手掌轻轻拍了拍面前的文件,道:“只有两个余量打开了,未来出现供需要求的时候才能打得开身,对吧?”
能上会讨论的问题,其实就是有分歧的,如果主持人在发言的时候就把问题讲出来了,那就是没有分歧的。
所以,工程师团队这边的负责人一听董主任的发言,他就知道咋回事了。
结果一定是总装量不够,至于说体现在哪了,他就不知道了。
要么是生产用电量没给够预算,要么是实际产电量没做好预算。
年三千万到四千万的发电量,他实在想不通,啥工业、啥发展能用去这么多的电。
目前炼钢厂给出的数据显示,年用电量刚刚超过一百万度电。
就算把轧钢厂算进来,把未来的工业项目算进来,三千万也就够了。
生活用电能有多少,提高机组发电量就行了,绝对能够满足。
在场的一众工程师,绝对想不到,往后的炼钢厂也好,轧钢厂也好,年用电量都是几百上千万的存在。
那么多条流水线开起来,越来越多的电力机械被应用,这种发展趋势没人能想到。
“学武同志昨天晚上跟我们几个沟通了一下,”董文学看着众人介绍道:“大家先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咱们再讨论。”
李学武在等董文学点头过后,这才开始了讲话。
他并没有从发电站开始讲,因为他根本不懂这玩意。
要是讲发电,在场的一众工程师能喷死他,至少是在心里喷死他。
想要让人服气,就得说得明白,说得有理有据。
李学武是从红星厂在钢城的总体工业布局,以及红星工业区能带动的集成化产业讲起的。
这方面他熟啊,每次有领导来检查,有兄弟单位来调研,李怀德都会叫上他一起给对方画大饼。
李学武画的大饼又大又圆,虽然看着模糊,但吃起来是真的香啊。
他给老李画的几个大饼都慢慢地实现了,老李对他自然信任有加。
依着画大饼的语气,他给在场的众人描绘了一副工业巨怪的宏伟蓝图。
集轻重工业混合发展、工业产品集成化生产等超级优势,透过现有的汽车产业供应链实际例子,讲述了红星工业生产基地的未来。
这里是生产基地,同时也具备医疗、教育、居住等配套功能。
未来还要在这里建造实验生产中心,与远在京城的实验室实现联动共生。
这样的工业怪兽李学武无法来形容未来会需要多少电力支持,但他敢保证,目前的小型发电站只是作为保障来设立的。
在场的工程师,无论是法国的,还是红星厂的,都特么干沉默了。
双方在各自领域都有较为权威的认知,但视野不同,工作不同,稍稍一碰撞,便是满头大包。
“您的意思是……”
负责人迟疑着提醒道:“圣塔雅集团的意思是,仅就目前的状况综合考虑未来的生产用电进行设计。”
“设计也是要参考需要的!”
李学武语气稍稍加重道:“谁需要的?红星厂需要的。”
“红星厂需要你们提前考虑,并且参与进去,去争取更多的实际应用。”
他点了点桌子,说道:“如果圣塔雅集团不愿意提高这个设计容量,那没有关系,你们把设计指标翻两倍。”
这么说着,李学武看向了董文学几人解释道:“至少要在发电站内留出后续的可提升空间。”
“就是说在设计之初就按三万到五万的指标来进行定标。”
程开元开口对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讲道:“他们设计他们的,你们设计你们的。”
“把口子留出来,以后有需要了,咱们自己可以添置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他又看向了李学武,问道:“是这个意思吧,学武?”
“没错,技术上我是不懂,怎么留,留多少,还得看你们。”
李学武点点头,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