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案件复杂了
「华清池啊!」
听过郭先生《文章会这一段的都知道,他们说的「学校」就是李学武他们今天的目的地了。
浴池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华清池。
浴池是比较文雅的叫法,四九城就叫澡堂子。
人家跟你打招呼:「你干啥去啊?」
你要说我去浴池洗澡去,人家准笑话你露怯。
装什么装!
这玩意打老早儿就叫澡堂子,浴池都特么是后来修了单间才有的叫法儿。
四九城的澡堂子始于元代,当时主要是由寺院僧人开办,是供进香的信徒沐浴更衣的场所。
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洁身自好」的习惯,也成了一门生意。
这澡堂里可不仅仅是提供洗浴服务,还有其他特色项目呢。
当然了,早先浴池只有男的才会去,还都是身份不高的,毕竟要坦诚相见嘛。
封建时期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怎么可能在外面洗澡呢,脸面要不要了,名声要不要了。
越是普及的,越是大众的,越是低端的,这是经济特性决定的。
澡堂子有什么特色项目啊?
跟后世相比,正经的这种除了「上二楼」没有,其他的啥都有。
比如洗、搓、敲、按、修……等等。
当然了,不正经的澡堂子也有,都集中在八大胡同。
知道大家都喜欢看一些不正经的,所以小小地说一下。
低端的澡堂子多是在王寡妇斜街,毕竟是外城了,属于城乡结合部,条件很一般。
当时这条胡同集中了一些受南鸡挤压的北鸡退居于此,开有许多家吃饭和睡觉的小客栈。
胡同里有个姓王的中年妇女死了丈夫,人家叫她王寡妇,她在这条街上开设的「王寡妇鸡馆」很有名气。
所以人们一说到这个地方就会说:「到王寡妇斜街」,时间长了,就有了这个地名。
不过现在改了,叫棕树斜街,王寡妇早没了,那地方改成茶楼了,挺遗憾的。
高端点的有没有?
有,比如一品香澡堂。
早先四九城澡堂的老板多是来自冀省定兴,一品香的老板却是位清真,所以在一品香匾额下方还专门刻有「清真」二字。
当年这家清真澡堂子真的是红遍了整个大栅栏地区,许多清真都来这边洗澡,就连京剧大师马先生也是经常光顾这里的。
有说法是澡堂的马老板与鼓界大王刘宝全是莫逆之交,经常一起遛弯儿、散步,然后到一品香泡澡。
下午了再一块儿到两益轩去吃饭,饭后再一起去戏园子观摩杨小楼、余叔岩的表演。
你瞧瞧,这就是艺术家的生活,多么的枯燥乏味。
李学武当然不是艺术家,但他也想如此的枯燥乏味一下,毕竟高雅的艺术家都追求的生活,他想来一定是有可取之处的。
当然了,八大胡同那边已经没有不正经的澡堂子了,就算是有,李学武也不会去的,他是正经人的嘛。
再说了,现在去了也白去,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历史残骸了。
华清池就很不错,原来叫小仓浪澡堂,后来赚钱了嘛,就升级成了四九城一流的浴池。
别的且不说,这里的修脚是一绝的。
说到修脚,起源就更早了,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已经有‘病足"二字。
修脚业的鼻祖——智公禅师是周朝人氏,相传周文王得了趾甲病,智功挺身而出,施以‘方扁铲",刀到病除。
以上这段话不能作为史实参考,因为这是修脚师傅跟李学武说的,他全当乐子听,谁知道是不是师傅在吹牛哔。
修脚技术是真的好,可要说追溯到周朝去,他才没有这个闲工夫去研究周文王到底得没得甲沟炎呢。
闲的嘛!
「哎!来啦!里边儿请!」
韩建昆在大门口停好了车,随着李学武往大厅里面走。
刚一进门就有服务员站在门口吆喝着,还是那股子老京城的味道。
「来啦,里边儿请」
李学武笑着同服务员点头,带着韩建昆到了柜上交钱取了手牌。
贵重物品自然都是在车上呢,两人是光着手来的。
就跟柜上要了毛巾和香皂,都算在了澡票里面。
有服务员领着两人去换鞋,提前还给端了两杯清水,这叫迎客
茶,又叫清口水。
李学武摆手拒绝了,没喝,他从来不在外面喝茶喝水。
韩建昆倒是喝了,他一个小司机,不怕别人算计他。
就算是他在这被人药倒了,估计三五个也近不得李学武的身。
等换了鞋,进了澡堂,将身上的衣服脱了个干净,锁在了小柜子里,两人这才又往里面走。
老澡堂子了,就算是后来几经翻修,可还是透露着年代的特色。
尤其是现在好多工厂和单位都修建了自己的职工浴室,这地方的生意不似从前那么的火爆了。
当然了,要论服务,这里还是要比职工浴室好的多,毕竟人家是专业的。
什么?你说职工浴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