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 第58章 大明终始

第58章 大明终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殃归首乱,福在殿兴”。】

【————屠龙者终成恶龙,诚哉斯言!】

朱元璋神情恍惚,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他似乎又想起了当年那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日子,兄弟几人跪在地主家门口苦苦哀求,却被冷酷无情拒之门外,连为父母葬身的些许钱财都借不到。好不容易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有了一块地埋葬父母兄长,又遇到大水,几乎将坟墓冲垮。

他在狂风暴雨之中也曾仰望苍天,问老天爷为何不给他们这些小民活路;他在乞讨化缘的路上,也曾看遍无数的悲剧……

当年红巾起义点燃天下,他也曾那样兴奋,那样满怀激情地投奔郭子兴,也曾暗暗发誓出人头地,要将天下欺压百姓的地主豪绅通通消灭,要让悲剧不再重演……

是什么时候开始,就对这段过往讳莫如深,连当初的龙凤年号也不肯提起分毫?

是因为随着自己越走越高,走上统治者的地位,才发现脚下的蚁民如此可怕,他们的力量能掀翻元朝,也能掀翻自己吗?

所以,他干方百计抹除那段过去,希望所有百姓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拥有如此可怕的力量,他的江山能万世永固……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当年的热血青年已经变成了老辣深沉的帝王。

唯有高悬的水镜仿佛亘古不灭———

【为了朱家江山永固,除了反复宣扬天命论,反复宣扬造反绝不可取,反复否定元末起义军,将他们打为天下的祸乱之源,朱元璋还想尽办法推行“忠君”思想—————】

【他不仅将儒家的三纲五常奉为圭臬,要求天下人严格遵守礼法,连百姓穿

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按照礼法规定的等级制度来,还因为《孟子》一书涉及"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仇雠"等思想,被他认为此非臣子所言,而将孟子踢出文庙。尽管后来因为臣子死谏而收回成命,他却对《孟子》一书进行了删节,将他认为有问题的思想言论通通删除干净。】

【夺取天下之前,他对刘伯温等曾经出仕元朝的儒士礼遇备至,当上皇帝之后,他立刻翻脸无情,责备他们"不守臣节"。】

【——洪武三年四月,元顺帝病逝。五月,李文忠攻克应昌,逐走元嗣主爱猷识里达腊,得知消息的百官欢欣雀跃,都来恭贺朱元璋。结果朱元璋对刘伯温等人来了一句:“尔本元臣,今日之捷,尔不当贺也。”不仅如此,他还张榜告知天下:“凡北方捷至,尝仕元者不许称贺。”】

【————这简直是极致的阴阳怪气加羞辱。难以想象刘伯温等人当时的心情!】

【搞笑的是,当朱元璋在天下广招贤士,有人宁肯断指也不肯出仕,他却不表彰其忠诚于元朝,而是恼羞成怒杀人抄家!】

看到这里,大明群臣的心情都很复杂。

尤其是曾经在元朝出仕,后来追随朱元璋的刘伯温,心中莫名涌起了一股委屈。

——是,他选择朱元璋固然是认为对方有成就霸业的潜力。但当初不也是朱元璋礼贤下士,对他千般许诺万般邀请的吗?

——追人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骗到手了就翻脸无情。过河拆桥都没有这么无耻!

告病在家的刘伯温简直满腹怨念。

【为了明刑】弼教,自洪武十八年起,朱元璋特意编撰了一部推行天下的《御制大诰》,前后四编。】

【初编内容针对贪官污吏,用生动的事例发出了血淋淋的警告,一旦他们敢违法乱纪,下场惨不忍睹。二编内容针对不服管教的“刁民”——朱元璋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令其各司其职,而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逸夫”,就是他重点针对的对象,是注定要作乱的“刁民”。三编内容再次对所有官吏百姓作出告诫,表示朕实在太难了,想尽办法劝你们都不听,就别怪朕大开杀戒。最后一编,针对的是武将。朱元璋在其中破口大骂大明的武将们飞扬跋扈,欺压底层士卒,种种行径令人发指,不收敛就小心他清算了。】

【只要翻开《大诰》,仿佛大明天下

就没有一个好人,文官贪污,武将跋扈,百姓奸滑,而朱元璋宛如一个苦口婆心的老父亲,教化不成,最后只能举起屠刀。】

【后世的普通人看到都只能悲瑟发抖。】

【怎么说呢?贪官污吏该杀,跋扈武将该死,最无辜的大概是同样被判死刑的无业游民吧?明太:祖朱元璋治下,人人都要学习《大诰》,人人都要干活,不允许有一个闲人,民间百姓的日子便如一滩死水。】

【这么说或许不直观,不妨来一场人生模拟游戏:《假如穿越到洪武二十年》。】

伴随着一阵轻快的游戏音,水镜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文字模拟游戏界面。

平行时空的众人全都愣住了。

这是什么?

有人好奇地伸手戳了上去。

【一周目:你穿越了,你的父母都是农民,来自后世的你完全不会干农活,也不想干农活,你很好奇古代的生活,四处闲逛,结果农夫不允许离开一里之地。你才不要种田呢,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