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完 新世界的终结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来说。
的确是不存在所谓绝对的自由市场,哪怕是英国和美国这种奉行自由市场准则的国家,包括税收与货币本身就是一种调控市场的行为,无非是对市场的控制程度大小。
包括一战结束后的英国经济危机,通过保护主义关税来使得英国经济维护,又通过恢复金本位使得货币稳定。
然后建立中央电力局,由政府出资一半企业出资一半建立的国家垄断机构,以此来大幅改善英国国民的用电情况。
这些都是政府主动干涉市场。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如果往好处想的话。
从世界大战到各种经济危机,慢慢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再到20年代的繁荣,如果政府进行稍微的调节,世界各国的经济开始加深,各国的外交开始联系,把世界大战开始之前。
那份没有签订的德国首相的贝特曼关税法案重新修订签订下来。
各国经济体系更加深入,那么战争就会慢慢远离这片土地,世界大战带来的痛苦也将慢慢远去。
1928年初的时候。
因为经济实在太过炽热,部分经济学家,都开始支持希尔德的说法,应该警惕过度投机行为。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就是,可能确实存在经济危机。不过即使存在经济危机,也是可以修复的,就像之前每次的经济危机一样。
如果错失掉这次赚钱的机会,那可能就没有再次的机会了,特别还是在许多空头也抱有经济危机的想法,想要做空美股,结果导致血亏的状态下。
到了1928年底的时候。
美国股市已经涨到完全疯狂的地步。
到了这个地步,就连路边擦皮鞋的小孩,都能跟你聊上几句股市。
即使是美国的普通人都被这种疯涨的趋势给吓到了,各种谣言和辟谣到处满天飞,要说美国人自己心里不慌那是不可能的,如此多倍的杠杆叠上去,一旦出现亏损。
那就可以上天台了。
而这种新入场的资金几乎90%都是杠杆资金。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已经从1927年的160涨到了1929年的300,并且看上去还能持续增长。
....
当时间线走到1929年的时候。
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出现波动,无法维持1928年的持续上升,恐慌开始从人群中蔓延。
一直到1929年3月25日。
美联储正式对其股市发出警告。
“警惕过度投机行为。”
华尔街股市开始出现小幅崩盘,美国股民开始恐慌性抛售股票。
就在美国人以为金融危机马上就要到来时间。
美国国家城市银行,也就是花旗银行的前身查尔斯·埃德温·米切尔董事长宣布。
国家城市银行将提供2500万美元的信贷来救市。
活期贷款利率从20%降低到8%。
所谓活期贷款,是指贷款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不确定偿还期限,并可以根据自己资金调配的情况随时通知客户收回贷款的一种贷款方式。
国家城市银行提供的救市资金使得这场短暂的金融危机停止。
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
只要开始细心观察,就能够发现问题,比如钢铁产量开始下降,建筑业低迷,汽车销量下降。
这些都依然没被引起重视。
但。
1929年3月的下跌仍然打击了股市的信心,各种谣言开始疯传,只要有谣言说美联储会打击杠杆,股市就会暴跌,美联储一辟谣股市就会暴涨。
在1929年几乎可以看到两种模板完全一样的新闻。
股市暴涨。
和。
股市暴跌。
这种混乱在1929年6月逐渐恢复稳定,其一是源于在市场波动如此剧烈的情况下,股市依然还是在增长,这使得人民开始相信,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
其二是源自于1928年的极盛状况,因为1928年的股市涨幅实在是太过恐怖,可不仅仅是希尔德和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会发生经济危机,许多金融投机者也认为股市会暴跌,试图做空美股。以此来发一笔横财。
然而。
1928年的股市可谓是巅峰,硬生生一直涨到1929年,导致这些金融投机者血亏。而到了1929年六月之后,市场开始恢复,大量金融投机者再次进入市场。
在市场信心恢复过后,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进一步暴涨。
从1929年6月到1929年7月。
道琼斯工业指数直接从300飙升到345。
当股市发展到这种程度。
那些影响力极高的经济学家也开始按捺不住了,这次不同于当初斥责希尔德不懂经济学,而是演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两派经济学碰撞。
比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金融市场存在太多投机泡沫,处于非常不稳定的阶段。
比如罗杰·巴布森认为现在美国处于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的借贷和投机,崩盘迟早会到来,而且会非常严重。
比如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