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436章 是块当干部的料
,和电话机通话效果好不好’?
屁呢!
要是自个儿不答应谢五科,这两部电话机的通话效果...不用怀疑,那肯定不好!
设置在邮电支局,机要室里有一部‘人工交换机’。
所有的电话呼叫,都得通过这部纯人工值守的交换机进行连接服务。
哪家单位要是不懂事,人家只需把线头轻轻一拔...
嘶...很明显对方是准备和自己,进行一次利益交换!
只不过。
彼此的交换筹码,都不需要个人付出一分钱罢了,
而刚才谢五科,特地说他有个侄女,马上就要毕业了?
想必...对方肯定不是给自己介绍对象,而是...想往粮食加工厂,或者是...?
不对!
谢五科这人,是想往三十里铺的中心卫生室里塞人!
要知道。
若是搁在10年前,一个卫校毕业的姑娘,只管安安心心念书就行。
至于以后就业的问题,她是不用考虑的...学校里是会包分配。
而分配的时候。
一般是本着“哪来回哪”的原则,就近安排。
但由于老人家已经号召大力发展卫生保健事业,足足已经有20来年了。
这么多年积累下来,以至于从卫校毕业出来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
而在这个时期。
经济还并不像后世那么发达的俞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落后,需要的医护人员也不是那么多。
这就形成了一个僵持局面:
普通的大队卫生室,那里面的卫生员,多半都是大队干部的亲戚。
甚至直接就是大队长、或者是生产队支书的女儿、儿媳。
她们不需要念什么卫校。
只需到公社中心医院实习几天,学学基础理论、观摩观摩那些正规医生的临床操作。
完事儿了,再到县医院去集训几天。
等这些人一回来,立马就可以无证上岗了...这也不要什么技术,会给小娃娃灌“宝塔糖”、会扎针就行。
不太会扎?没啥。
打预基础防针这东西吧,就跟平常在家里纳鞋底差不多...多扎几次,自然就会了。
农村里的娃娃,皮实的很!
扎的轻扎的重,扎的准,扎的不准,那也有啥...
谁敢呲牙?
因此村里的卫生室,都是些“萝卜岗”。
一般人,哪能挤得进去?
而俞林专区、乃至各个县的中心医院。
普普通通的一个卫校毕业的姑娘,要想在中心医院里面去实习的话...说实话,要么她有个好爹、好二爸啥的。
要么就是她家,有足够的钞能力...
否则的话,任凭她成绩有多好,不顶事。
按照如今的行情,要想进县级中心医院,去当个实习护士?
呵呵...没有300张“大团结”的话,那就回家去,慢慢等候通知吧!
或许有人会觉得:既然我花了这么多钱,哪怕以后转正了。然后我辛辛苦苦干一个月,却只能挣那20几块?
啥时候才能把本钱拿回来呀?
干上那么多年,原来是自己挣自己的钱,成了左手倒右手...冤不冤?!
呵呵...只能说不是曲中人,不懂曲中意。
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肯定会觉得冤死了,真正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就这?
那还得有门道,还得送对人才行!
不是说你拿着一摞钱去,就会有人要...排队送钱的多着呢,不差你一个...嘿嘿。
望着满脸媚笑、一脸热切的谢五科,叶小川不由陷入了沉吟:
看来...眼前这位城关邮电局支局长谢五科。
他在当地,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也有一定的人脉。
但估计,他所接触到的人的层绩,很一般...因此,根本就搞不定那一系列关键节点。
所以。
这人才会退而求其次:一边积极热忱的上门来、替三十里铺装了两部电话。
一方面。
谢五科也想把他的侄女,给塞进卫生室去工作...或许,人家未必是看得上区区一个村级卫生室护士,这点微薄的工资。
极有可能,其更看重的是:
如果工作不能解决的话,那他侄女,很可就得去某处下乡插队了...
看看满脸热切的支局长,叶小川突然问了一句,“现在在脂米城里,听说有个叫谢彦峰的人,混的风生水起、风头正劲...此人,你认识吗?”
“啊?谢彦峰?”
谢五科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凝,稍纵即逝。
很快便恢复了他,平时那副惯常的‘弥勒佛’招牌笑脸,“认识。”
叶小川装作漫不经心的问,“你们都姓谢,是不是有什么亲戚关系呀?”
“没,没有。”
谢五科摇摇头,“凑巧而已,没亲戚关系。只是脂米县城不大大,掰着手指头能数得上号的人,就那么百儿八十个的,所以我认识他,但并没有什么交情。”
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