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 > 第36章 科学家还能有错?

第36章 科学家还能有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听王德明同志要去乡下采风,农民同志开心的不得了,笑着露出自己的大黄牙,拉着他的胳膊一定要他去家里住:“德明同志,你到农村采风,那去我家里正合适!”

“我家是遂平县卫星合作社的!离这不远,你看,那边就是社里来接我的驴车!”

“我跟你讲,咱们合作社今年的麦子长的可好了!过两天就开镰,哈哈,正好您也帮我们多拍几张照片......嘿嘿。”

“这合适么?”王德明假惺惺的推辞,“我担心影响你们抢收。”

“嗨!有记者同志您在边上,咱们干的更有劲儿啊!要是咱们社里的农业生产能上报纸,咱们老少爷们肯定都乐开牙花子!”

农民同志姓赵,外号:赵大胆,大名赵有粮,现在是合作社的副主任兼生产大队的队长,他是多年的种田能手,这次去京城是参加农业部的技术培训。

自从53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前年又成立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的技术研究,从种子、到种植、到收割等等,一直有序进步。每一年农业部都会组织各地的种田能手来京互相学习、交流。

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党一向是善于从群众中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嘛。农业技术也是如此,尤其在种子的筛选方面,更要依靠广大的种田能手。

所以,小麦的亩产量已经从解放前的200斤左右,增加到350斤-400斤。

从驻马店火车站出站后坐上驴车,来接赵大胆的村民得知迎来了记者同志采风,同样的喜出望外,赶驴车的鞭子不断的抡的“啪啪”作响。

摇摇晃晃的旅途开始了,说是不远,结果至少走了大半天,从中午下车,一直到晚上摸黑才终于到了合作社。

水壶里的水喝光了,带的馒头吃掉了,腿也坐麻了.....好家伙,这叫不远?

赵大胆依旧是精神抖擞,临近合作社,远远的星星点点,万家灯火与天上闪烁的星星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不一会儿,就看到村口的大树下坐满了乘凉的老少爷们,借着挂在树上的煤油灯,有人专门读报,读的是河南本地的报纸:“那什么......咱们得加把劲儿,咱们的隔壁县说有预计亩产1000斤,湖北那哈还有亩产2000斤的!”

“这怎么行?咱们社可是多年的种粮排名第一的县!”

“尤其是咱们老少爷们去年冬儿,还把水库修成了,堆肥也堆的好,不缺水不缺肥,咱们怎么可能被人家比下去?”

“......也不对啊......后生,你看仔细了么?我种了这么多年地,一打眼就知道咱们地里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顶了天了500斤,他们怎么可能做到1、2千斤的?”

“我再看看哈!”读报的后生又仔细看了看:“哦,他们说他们底肥打了四遍,然后育苗后在一起堆到试验田里,种的密,又每个月上化肥.......”

“化肥?可咱们上哪买化肥啊!”

“是啊......光听着有化肥这个事儿,可那么见都没见着,也不知道老赵这次去京城开会能不能找路子买到点。”

“老赵回来啦!”

驴车一靠近大树,顿时一圈人快速的起身把驴车围住,七嘴八舌的:“老赵,你这次去京城开会见到领导人了么?”

“老赵,刚刚后生说有的县能打粮1000多斤,是真的么?”

“老赵......”

“停!”赵大胆直接站在驴车上,意气风发的大手一挥:“俺这次去京城开会是备受鼓舞啊!”

“科学家都说了,只要科学种植,咱们的亩产达到1、2千斤绝对不是异想天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说咱们利用太阳光还不足5%,只要能提高到10%,别说是1、2千斤,1万斤也是有希望滴!”

“啥?天呐!1万斤!俺不是做梦吧?这粮食还吃的完么?”一个掉的只剩一颗牙的老头,拄着拐棍,怔怔自语。

读报的后生也懵了,“那啥,老赵,你说的利用太阳光?这还咋利用?这到点就天黑了啊!”

“啪!”后生的后脑勺被人拍了一记:“喊什么老赵?叫赵叔!没大没小的!”

“哈哈,都成!咱们人人平等了嘛......”赵大胆哈哈大笑:“我也不太懂,不过万物生长靠太阳么?科学家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有道理的!”

这时候终于有人发现驴车上的王德明,“诶,老赵,你咋还带着个人回来?”

“哈哈!这是我在火车上认识的王记者!他要到乡下采什么风,俺就把他请回咱们社了!等过两天开镰,让王记者多给我们拍拍照!说不定咱们老少爷们都能上报纸啊!”

赵大胆此时无比的嘚瑟。

“哇!记者啊!”

“诶,你这个记者长的还蛮带劲的嘛!”

“可不是,细皮嫩肉的!一看就是有文化有知识的啊!”

赵大胆继续显摆:“看着没,王记者胸前挂着就是国外最先进的照相机,咱们县城里都没有,这是专门为拍新闻用的!”

“哇!”村里的老少又是一阵惊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